第136页

宋觉给他一点面子:“等到了京城里,可以去看看。”走出一段路之后,想起来,“土水泥不是南王府弄出来的吗?现在京里头也有了?我记得府里也有方子,不过算下来不划算。新方子好用?”

当年南王府搞出土水泥之后,第一时间就把方子送到了京城。

历任南王,除了现任的竺瀚之外,都搞出过许多东西,经常送成品和方子到京城。有些有用,有些好玩,有些就当压箱底的东西,给女儿当嫁妆的也有。

“好用。新方子是东州那边传过来的。”竺年不敢说太多。

这要是能够接下修官道的生意,东风号能赚多少钱啊!

哦,不不不,不能这么想。

等这天下跟了他的姓,那官道就肯定要慢慢用土水泥翻新。这不是做生意赚钱的问题,而是这么大的工程,能够消化多少百姓的就业。

百姓的工作稳定了,赚钱也稳定了,消费当然也就上去了,国家就能够收到更多的税。

官道通畅,兵源和粮草的运力就上升。

官道之外还有许多大道、小路可以修,方便百姓出行。

沿途除了官道配备的驿站,大道小路边上不能做客栈生意,也能先弄几个农家乐嘛。

脑子里打着小算盘,竺年一整天都很安静。

军队走上官道之后,道路平顺,这天晚上他们终于可以入住驿站。

当然绝大部分士兵还是就地扎营,只有宋觉等少数人能够睡上驿站提供的房间。

虽然这边的小驿站很旧,但干净整洁,比住帐篷还是要舒服很多。

宋觉忙完一天的画务后,刚想顺便检查竺年的功课,往边上一伸手摸了个空。

在边上的文书笑道:“小殿下在隔壁,应该还没睡下。”

宋觉站起来:“我去看一眼。没人盯着,那小子就不做功课。”

驿站的房间很小,不能像在镇北王府里那样,竺年和银鱼的人一起睡一个屋。

两个银鱼已经准备好了一会儿就睡在屋外的廊道上,反正是内廊,不会吹到风淋到雨。

两人见宋觉过来,行礼之后想向屋内通报,被宋觉抬手阻止,小声问:“阿浮做什么呢?”

银鱼憨厚地说道:“写功课呢。”

门缝里透出光,宋觉悄悄推门进去。

木门发出咿呀一声。

竺年头也不回:“这么快就买到菜了?还是什么都没买到?我还想晚上熬点稠稠的菜粥,明天早上吃,总觉得有点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