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页

竟是没反驳,率先走了。

谢无见华光服了软,松了口气,其余几人也同样松了口气,毕竟华光的身份摆在那里。

大理寺寺卿范宁,趁着气氛缓和下来,带着少卿丘于扬走过来,含笑道:“谢中书,老夫这身子实在支撑不住,还要回去吃药,政务堂还有乾元殿的议事,老夫就不参加了,让小丘代老夫去,乾元殿那边,老夫也请御前张总管帮忙带话给皇上了。”

谢无点点头,又打趣道,“范兄倒是心胸开阔,不比我等俗人。”

“圣人有云: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长江后浪推前浪,老夫老了,小丘却正当壮年,合该有一番作为才是。”范宁说完,把丘于扬留下来,便自己离开了。

众人不意外。

皇上调丘于扬进京,因邓家的案子办得令皇上极为满意。

现如今,皇上格外看重丘于扬,常令丘于扬参加乾元殿御前议事,很明显,在替丘于扬铺路,范宁在大理寺寺卿的位置上,一直延续先帝宽和之政,自皇上登基后,也不曾更改,惹皇上很不喜。

临了,到底做了一件让皇上高兴的事,主动给丘于扬让道。

散朝时已过辰正,离巳时初刻时间不多,他们九人也没敢再耽搁,立即回政务堂商议折中方案。

——

另一边。

皇上因昨晚失信于儿子张稷,夜里又没接到人,为了挽回信誉,一大早的派刑恩到芙华宫接人,只是今日是大朝会的日子,他要到含元殿参加朝会,儿子阿稷见到他时,还生着气,气鼓鼓的。

这种情况下,他不好把儿子单独留在乾元殿,索性把儿子带到含元殿。

原是嘱咐儿子乖乖坐在帷幔后面。

谁知一帮大臣会打起来,儿子好奇心盛,突然出声,既已出声,皇上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儿子招到面前来,反正又不是见不得人,只是可能会招些麻烦和猜测而已。

最直接的麻烦,就是上午巳时以后,他和宰辅大臣们议完襄阳公主的案子,中书令谢无还有赵王张耀借口留了下来。

其余人走了,谢无和身边的赵王兼宗正寺寺卿张耀相视一眼,朝皇上问的第一句话就是,“陛下是打算重立太子?”

张耀更是两眼炯炯有神地盯着皇上,前几日,皇上向他保证的话,不急于立太子,犹在耳侧。

脸上甚至露出了受欺骗的委屈之情。

皇上很是无语,喊了声谢卿、叔祖,看向俩人,试探性地问道:“朕要是说,四郎今天出现在大殿,就是个意外,你们信吗?”

果然,他话一出口,谢无和张耀脸上,几乎同步出现皇上在逗我玩呢的表情,明显是不相信。

“四郎会出现在大殿上,就和大臣们会在大殿内打架一般,让朕始料未及。”皇上说完,又道:“朕只想带儿子看你们吵架,又没打算让儿子看你们打架,毕竟四郎还小,学打架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