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页

莫成早朱允炆一个多月来到山西,他也没有善于撒谎的能力,便是原原本本的说着实话,证实着朱允炆眼前看到的一切并不是一场由山西官员临时组织起来的表演秀。

看着、听着,朱允炆点头:“看来山西布政衙门还是出了成绩的。”

此番来山西,主要目的当然是为了蒸汽机,不过顺道看看山西的情况也是应有的事。

山西这几年的经济发展是没的说,毕竟大量的煤矿开采为山西提供了有力的财政支持,朝廷的财政法案这些年一直秉持着中央国库和地方七三分账的态度。

地方留三成用来搞发展、搞建设和给付地方各级衙门官员的额外津贴。

当然这个补贴的数字是按着品轶和职务有一个区间浮动的定数,不能说一个七品的县令,你伸手就划过去几百几千两补贴银,用这种方法来变相腐败,那是把脑袋伸进鬼头刀下。

等到队伍直抵布政使司衙门落跸,朱允炆才走下车厢,在一众山西文武官员两列队伍的恭候下,迈步走进宽敞大气的山西布政。

黄福守在朱允炆的侧后,亦步亦趋的跟随并作着干练利落的汇报:“截止去年,山西有户一百五十三万七千余,口五百四十二万人。

税收上,山西推行了以工减赋政策,每户如有一丁参与除耕种外的其他生产任务,则本家三十税一的田赋免除,亏额由布政使司承担,鼓励百姓逐步习惯脱离传统生产和生产多样化。”

以工减赋政策是上一任布政使丁景福的政绩,不过前者早早就提拔进了中枢,倒算是让黄福这位后来者捡了个桃子。

朱允炆不时颔首,但走进府衙的正堂后还是抬手:“具体的数据成绩,你们山西跟内阁汇报就好了,朕此来不是听这些的,朕来,还是想看看学堂方面关于教育这一块的建设。”

问及教育,黄福也是准备妥当,字字句句,条理清晰的进行汇报。

关于教育这一块,在前两年颁行的重要国策指示中,就有一条是关于大力推广教育、建设学堂的。

当时初步议定的即五年内完成一千所学堂,这其中涵盖了童学、少学和青学。

并且要求每个省尽力能够在省城建造一所对标翰林院的大学。

如果师资力量不够就暂缓,等待中央拨配,几年过去,除了南京建了一所南京大学之外,就只有江西南昌的江西大学、杭州的浙江大学、济南的山东大学三所地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