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页

这些给了朱允炆信心,也给了他一种狂妄的自负。

旨在用思想改变大明,而不是用外力改变大明。

大明今天的强大不是跃迁式的强大,穿越的优越感和前瞻性曾经使朱允炆想过用外力改变大明,得到的反馈是可能会让这个时代产生不稳定性和混乱性,在这种情况下,他开始着手改变引领大明这个时期的思想。

是整个大明社会渐变的思想改变了大明,让大明有了今日稳定的社会体系,这是一种稳定的强大。

不因某一个领导者的更替而紊乱这个系统。

内阁富有狼性,信奉朱允炆提出的‘金铁主义’。

朝廷高效运转,这是朱允炆多次批示下形成的常态化政治反应。

地方通力合作,这是五年计划下养成的全国一盘棋。

后补的学生、地方的读书人看的是《建文大典》,领会的是建文皇帝精神。

即使换上来的新皇帝想要把大明搬正回到原时空那个轨道上,重新建立士农工商阶级壁垒,重新举起传统儒学至高无上的大旗,恢复晋宋士阀体系都已经不现实也不可能实现了。

朱允炆最想的,是希望后世的史书留笔,能称呼他一句‘一位思想上伟大的巨人’。

一位值得尊敬的政治家、思想家。

这远比夸赞他是一位锐意进取的改革家更值得开心。

“蒸汽机的工作你全权负责,朕不懂也不会置喙插手,只是朕有这么一个想法。”

朱允炆看着莫成沉吟道:“你说有没有可能,把蒸汽机装到朕屁股下这座马车上,你也看到了,朕这架车辂需要十二匹非常优良的战马才能拉动。”

把蒸汽机装到马车里?

莫成的脸上露出思索的神情:“臣直言,这一点上臣还没有想过。纯以现在蒸汽机的推力来说,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