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页

全世界任何国家都是这样。

是不是理想化政策、是不是乌托邦式的狂想,一定要先拿出来接受实践的验证,如果问题不大,那就完全可以改良后贯彻落实下去。

不能因为出现一丁点的小问题,就忙着叫嚣庸政昏政,然后废除掉推行新的。

那就不是治国,而是过家家了。

“教育是国之根本,天下有无数双眼睛看着,出了哪怕一丁点问题,都会有人对朕、对内阁加以批评,所以你们要慎重,朕也要慎重。”

几人自然又是一番拍胸脯打包票。

还没等他们把这事消化完,朱允炆的下一句就让他们脸色大变。

“天下事多且冗,朕打算,在六部署衙之外,添置新的中枢官衙。”

想要拥有更高效的中枢领导机制,必须先从拆分六部开始!

朱允炆决意要拆分六部,改革大明的中枢署衙机构。

他是一个穿越者,天生就是坚定不移的革新派,大明的六部权力太大,而且过于集中,集权制官衙制并不会保证高效的执行力,反而会拖沓和滞缓。

眼下大明的六部之中,权力和工作量最大的自然是户部和工部。

户部承担着田亩清量、户口登记、各种课税的征收、官办盐铁粮布四市的管理、各种矿场的产量汇总、主要河道漕运转运使司的收入、盐粮转运使司衙门的管理等。

户部一个部门的职权,等同于后世最少十余个中央机构,如此庞大的工作量,加上朱允炆这个皇帝频繁的进行革新和添设新的工作任务,夏元吉这个户部尚书都快谢顶了。

忙、乱是工作常态,也因此不可避免的导致工作效率的下降,会直接引发行政机制变得拖沓滞怠,既然到了这般地步,不革新,难道就非得抱着旧制等死才叫正确吗?

工部的主要职责应该是科技的研发和国有工程的督办,而不是还要花费一半的精力去给皇帝一大家子找吉地、盖陵寝。还要留出人手,来时刻巡查、修缮皇帝老祖宗或者娘家老祖宗的坟墓。

除去户部和工部,眼下的大明最清闲的无非就是兵部和礼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