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页

偏生在这个时候,总有一群人想要从国家手里多赚点银子,从国库身上扣出几斤肥肉下来。

为什么要选择采买而不是全动用官仓里的储粮,因为有的是战略储备粮,也就是用来供应一线军队和预防不确定性新的灾患,这笔粮食那是万万动不得的。

朱允炆的脸色顿时难看了许多。

他在前线没日没夜,大明的军人在舍生忘死,连江西的土大户一个个都慷慨解囊,而在南京这个大后方,竟然有一堆人想趁着这个机会发国难财,扯朝廷的后腿!

“没什么好说的,有一家查一家,查一家杀一家!”

在这种事情上,朱允炆那是丝毫仁慈没有的,他森着脸,像阎王判官一般,已经宣判了那群人的命运。

顿了一下,看了眼杨士奇的脸色,联系到早前杨士奇的话,朱允炆顿时皱紧了眉头。

“怎么,有棘手的地方?”

杨士奇顿时叹了口气,老实回答道:“回陛下,此番粮价上浮,背后似乎有几位宗亲藩王的影子。”

乾清宫里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

第238章 国难财(中)

朱允炆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这群大明的亲王竟然会想亲手掘了这个国家的根基!

皇商是他设立的,管事的辽王朱植也是他这个皇帝的铁杆心腹,不可能胆大到来哄抬粮价,扯国家的后腿。

皇商也是这么做的,自打江西闹起灾情来,商会一直在朱植的授意下,各省采买粮食,而后平价转移国库用来向江西送粮。

但皇商不是一个人的,他是属于整个朱家的。

朱植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各省的事繁冗的多,一时不查自然会被人瞒过去,更何况,这种事也不可能有傻子亲自露面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