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页

那意思还不明显,记好之后,按照这上面的去做就行了,其他的不需要你们废话,也不需要你们提建议。

思想者不好找,执行者还不好找吗?

“一切谨以陛下圣心独断。”

四人领了命,站起身看那架势就是想走,却又被朱允炆喊住。

差点忘了,为了保障这份喉舌利器的唯一权,还要立法呢。

“除了朕的这份求是报,民间不允许私设报刊,违者要抓,要罚,严重的要杀!”

文字狱固然不好,但却又不得不搞,因为大明现在的时间节点就是在开大世之前的岔路口,这个国家不允许出现除了朱允炆之外的第二种声音。

一个国家必须要上下一心,才能做到最高效率的整合资源进步,所谓的思想百家争鸣、绽放思想火花,那也是在朱允炆的把控之下进行的,哪能真由着他们想说什么说什么,想做什么做什么,要是说几十年能把这个地球一统,都不用民间呼吁,朱允炆直接搞民主共和,搞上下参议院了。

而在大明还没有成为超级霸主之前,这个国家怎么前进,如何变得强大,必须要由朱允炆一个人说的算!

任何提出不同意见,企图制造思想混乱的,无论是不是真的天下为公思想的好人才,都不应该存在。

“同时,任何向中枢递呈想法、观点的私人刊文,必须要在信封上署名和留籍贯,没有署名的籍贯的一律不收。”

实名制也是要做的,没有实名制,什么魑魅魍魉都出来了,想说什么说什么,对于这种行为,朱允炆只想说:报刊不是法外之地!

“陛下,这样做真的行吗?”

等内阁四臣离开,双喜挠着头,总觉得会不会有些过于简单了:“就这么一份所谓的报刊,就能掀翻那群老不死的狗东西?”

朱允炆不喜欢的双喜自是一百个不喜欢,说起话来也是难听的紧。

“所谓文人相轻,你真以为这天底下的学子真拿先贤当回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