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0页

人类的进步不就是源于对财富的渴望么。

李之藻和徐光启等一大批加入天主教会,积极引进西洋技术和人材的官员们,难道真的就一个个都是虔诚的上帝信徒么?

答案,当然不是。

师以长技以制夷,恐怕才是晚明这批天主教官员的真正意图。

这是一个互相取利的过程,天主教会需要通过如李之藻、徐光启这些官员的支持获得他们在中国传教的权利,而如李之藻、徐光启这些官员则是想通过天主教会为大明朝带来更多的科技,更多的学术。

天主教会在其中,不过就是起了一个媒介的作用。

或者说,是一张皮。

因此,魏公公没有必要在徐光启他们面前展示自己上帝的“神迹”,他只需老老实实的告诉这些人,他魏公公在西洋科技和人材的引进方面,已经切实的走在了他们的前面就行。

“二位想必也知道,陛下对于天主教一直是看中的,利玛窦神父生前也得到了陛下的信任,故咱家希望能够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能够和教会亲切,能够通过教会对我大明国力提升起到帮助……”

对于魏公公伸出的橄榄枝,徐光启、李之藻并没有给出肯定答复。原因是二人现在一个在等吏部的调任,一个则是太仆寺少卿,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离开京城南下。

魏公公不急,他有的是耐心。

初步的交流沟通还是很愉快的,徐光启向魏公公能够蒙教皇册封为东方大主教表示庆贺。

李之藻委婉的就这一点向魏公公征询了皇帝的态度,魏公公是如此回答的,他道:“陛下说了,中国是中国,中国人是中国人,只要天主教宣扬仁爱,不蛊惑民众,不意图不轨,则我大明对天主教便不当予以禁止。”

“先前咱说了,年后咱准备带熊三拔入宫觐见陛下,咱也希望以后能带更多的神父主教进宫。”

魏公公意味深长的扫视了徐、李二人一眼。

徐光启和李之藻俱从这一眼及这一句话中琢磨到了更深层次的含义,显然,这个魏公公所做的一切是得到了皇帝的同意,并且魏公公也希望朝中能有更多的官员支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