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张三擅长种田,李四擅长运货,张三要服役45天运货才运那么多,李四30天就干完了,那就让张三找邻居商量,他帮李四种45天的地,确保一个农忙季把李四的田打理得好好的,请李四一年运60天货,把张三那份徭役也干了。

这才是社会生产总效率的提升嘛。

李素最后总结敲打道:“……所以,我的大致思路就是这样的,目前还没确定,朝廷的指导价也不会按我说了算,肯定要调研,请大王由大司农刘巴他们商定,到时候也可以把子尼请回去跟刘巴一起商议。

你们就别乱动脑筋了,真想为朝廷出力的话,就自建车船运输商队,争取多承接一些朝廷的官方指导价运输任务,如此民间货主自然会信任这些有业绩的商队。

如果别人做得比你们好,你们就得反思,自己想办法控制成本、保证质量、保证货物安全和准点率,降价赢得朝廷运输订单。”

诸葛芷听完,也觉得自己之前的想法太不成熟。关键是自己没有考虑到如何防止舞弊和利益输送。还是右将军英明,不但想出了可行的方案,关键是还非常公正有法。

诸葛芷惭愧地服输:“这几天是我异想天开了,我想的只是如何提升效率,最少的钱粮做最多的事儿,也算为朝廷分忧。却没想到如何确保公平,确保百姓看懂朝廷的苦心,右将军真是王佐之才。”

她的方案只能算是抛砖引玉,李素这才是玉啊。

第565章 我无法解释主角为什么会像我一样博学

正所谓望山跑死马,别看积石山龙夷隘口距离青海湖主湖只有五十里直线距离,距离青海湖边那些纯白盐湖副湖更是只有二十里。

李素一行仍然花了整整半天的时间,才走完二十里的下山路段,到盐湖旁边的时候,天色已经全黑了,只能是就地扎营,什么都看不见。

不过,李素却没有早早歇息,他在下山的路上,在篷车里睡了一觉,天黑后却做起了夜猫子,让婢女点起足够的蜡烛,然后伏案夜书,准备把他酝酿的“租庸调输法”改革草案,写成奏章,明天就让人先送回去给刘备,也交由其他朝中大臣讨论。

因为他是真心觉得自己这些天受启发、外加自己琢磨出来的这个法案,对于调度边远地区国力资源非常有用,也能把对民力压榨的随意性极大地遏制,避免将来种田搞建设搞多了之后,出现秦始皇隋炀帝那样的下场。

而且这事儿很急,因为说不定对几个月后可能发生的马超张飞追击河套胡虏的战役后勤规划有帮助——大草原上,千里陆路运粮奔袭这种事情,从来都是后勤灾难。

汉武帝的时候收复个河套,后勤就差点儿逼得天下汹汹了,若是不加节制,给官员趁机报乱账上下其手的机会,汉武帝也是随时可以变成秦始皇隋炀帝的下场的。

另一方面,李素的这道奏章,对于下半年即将迎来的交州地区改革和造船大业也是一个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