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实际上关羽军士兵们个个士气高涨,因为他们知道,关羽留在营地里的那些篷车,足够载走所有人,而且营地里的物资也不多,都已经在高处堆砌藏好了。

这些篷车一路上能从洮河开到这里,哪怕在黄河干流里,只要波浪不急,都能缓缓渡过去——兰州附近的黄河,虽然已经汇集了洮、湟的水量,但依然跟中下游的径流量没法比,还不如渭河在长安附近的水量大呢。

关羽军军心非常稳定,人人都知道自己有出路,而且关羽都告诉他们了,只要撑个一天半天的就有出头之日,上游会水淹敌军,他们怎么还会不卖力死战?

更何况,关羽是出了名的“傲于士大夫而怜恤士卒”,治军严明,法度严谨,同甘共苦。能被他留在这儿的五千多人,那都是最嫡系的铁杆部队。

韩遂指望关羽军因为背水导致的士气崩溃而败,就彻底打错主意了。

三方联军的第一波攻势,从上午辰时打到了巳时,阎行这波退下来之后,第二波部队从巳时继续进攻,一直打到正午,叛军的伤亡比第一波还大得多。

前后加起来总共有三四千人在对营地的猛攻中伤亡。韩遂部就死伤了超过两千人,宋建、杨千万也各自死了千余人和七八百人。

如此惨烈的绞肉,让宋建和杨千万率先变得消极怠工起来。他们本来就是被韩遂邀请来一起分赃的,谁知赃物还要自己填那么多人命进去,不划算呐。

一开始的奋力猛攻,不过是因为锐气正盛、军心可用,不猛攻一波浪费了。现在士气的劲头既然已经过去了,再死磕就不智了。

事实上,三方联军看似伤亡惨重,实际上损失还不到总兵力的十分之一。损失到这个点后,放慢节奏也是很正常的。

随着友军陆续消极,韩遂也没有办法,尤其是如今还是农历七月,烈日当空,中午最炎热的时候士兵脱力很快。

就在韩遂几乎撑不住的时候,关羽给了他最后一击——关羽瞅准杨千万和宋建稍退的时间点,几乎以杀鸡儆猴的姿态,亲自带队陷阵营反冲韩遂军的攻营部队,还派出了仅有的几百骑兵预备队,进行了一次反冲锋。

东侧营门开处,陷阵营先砍杀出一片空地来,然后往两侧掩杀扩大缺口,然后关羽亲自带着骑兵冲出来。

正在阵线上督战的韩遂部将李堪猝不及防,连忙上马应战,还招呼身边亲兵一起掩杀关羽。

关羽照头一刀,李堪明明已经以三尖两刃刀格挡了青龙刀,但他气力不济,三尖刀握持不定,直接被磕飞反弹在自己肩甲上。青龙刀只是去势稍减、方向被偏斜了一些,依然一刀剁在李堪肩膀上。

李堪一条手臂被剁,惨嗥落马痛晕过去,但关羽很快补上第二刀,结束了他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