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总不能卖粮卖到自己治下一年的口粮都不留吧,那是要出大事的,万一最后不好回笼、来年青黄不接时饿死人呢?

不过既然当初要扛这个旗子,就要付出代价,朱提的庞乐、赵韪、巴郡的沈弥等人也纷纷强调旧盟,要陈建担负起盟主的责任来。

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从广汉来的绵竹第一大地主龚扬,很有担当地出来给陈建出主意了:“陈族长,如果担心卖粮太多、而且官府真有本事筹那么多钱、可以把多的粮全部运走用于北伐,明年青黄不接自己族人没饭吃的话……我这儿倒是刚遇到一条路子。”

陈建正在烦躁呢,一挥手示意他快说。

龚扬拱手道:“是这样的……之前因为汶山郡比较穷嘛,我们也没联络汶山那边的富户一起联手,也是怕泄密。但就在最近,估计汶山也是有几个聪明人看出端倪来了,愿意跟着咱一起干,而且他们也有大笔的粮食可以支用。不知你愿不愿意见见。”

陈建:“谁?谁想跟我们合作?”

龚扬:“都安县令杨洪。不陌生吧,杨家可是原先在刘焉时、排名还在你们陈家之前的蜀儒大宗。只是杨家人不如你堂弟陈府君识时务,刘备来的时候大宗没落了,只剩个旁支杨洪。”

陈建有些警觉:“你怎么把这么个人弄进来了?这杨洪原先是受刘备排挤不假,可四月份的时候,他反对新法、提出修改意见被刘备接受后,不是刚刚被授予县令之职了么?他不会是奸细吧!”

龚扬想了想前天杨洪求他“带兄弟一起捞一票”时,塞给他的好处,心中一热,继续帮杨洪说了几句好话:

“他也不至于感恩刘备——将心比心,陈族长,你们陈家在刘备手上,过得不也没比刘焉的时候差么?可你不还是想为了长远利益反对这个新法。何况杨洪是挨了刘备狠狠一棒才给一个小枣。要是刘焉还在,他们杨家何止出一个县令啊!还是青城山里的县令。具体让他亲自跟你说吧,你看行就行。”

陈建想了想,确实有点道理:他自己能如此忘恩负义,杨洪为什么就不能忘恩负义?就算杨洪跟他们联手了,杨洪在这事儿上的人品,还是比他陈建要有节操得多。

没节操的人总是更容易相信别人也是贪得无厌没节操的。

“既如此,带他进来吧,你们其他人先退下,我探探这杨洪的底。”

朱提、巴郡同行悄咪咪退到后堂,杨洪很快被带了进来。

陈建上下打量,也不先问动机,而是问具体操作:“杨县令,坐,客气话我也不说多了,兄弟呢就是最近手头有点紧,有点缺粮,不知杨贤弟有没有办法解决?”

陈建的打算就是:我也不说这些粮食要来干什么,咱就说我缺粮,你能搞定再往下谈,否则没必要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