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页

三拐子点了点头。

“噢,”

老瓜松了口气,然后毫不犹豫道:“那我去打扬州!我这人说话算数,陆文宗给了我官太太传宗接代,我就得给他卖命,不但是我,将来我儿子也跟着他干!”

第七十五章 拖家带口造什么反

淮安知府衙门匾额还在,只是今非昔比,大门叫住在附近的淮军拆掉当柴禾烧了。

要不是淮军管事的及时制止,怕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士兵能将府衙里的户册、历年典籍都搬去当烧火纸。

山阳儒学那边就叫烧了个精光,书桌板凳都叫砸了。

天寒地冻的,城里能有多少柴禾?士兵们冻得狠了拆房子正常,烧些书籍又算什么事。

站在府衙空洞洞大门外的山阳知县罗吉英有些恍惚,曾几何时能入主府尊衙门是他做梦都想的事。

现在,梦想实现了,然而却是以一个“皮条客”的身份实现梦想。

虽然淮军那位陆头领屡次强调淮安城经逢大乱,死难众多,必有诸多孤女生活无着,为免这些可怜孤女饿死、冻毙街头,又或被那无良之人糟蹋欺辱,淮军铤身而出新建老营以置诸女,此举乃是仁义之师才会为,是造福家乡人民的大好事,当为千秋史册所铭记。

只这话说得再漂亮,却掩盖不了事件的本质。

不说其它,就说没这大乱,淮安城中的女人哪个愿意嫁给乡下的泥腿子?

就是个趁人之危。

但,也是事实,如果淮军不收容那些死了爹娘、没了丈夫的女人,她们怎么活?

“收容”总比强抢得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