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十七年,历史上的这一年,秦国正式灭亡了韩国,从而拉开灭亡六国的序幕,而在如今,秦国都已经基本完成了统一,幸存的国家也只剩下了楚国和齐国。赵括的马车来到咸阳的时候,是赵康来迎接他的,赵康看起来也非常的担心,看着父亲有些清瘦的模样,他心里实在是有些担心。

赵括病倒的事情,只有嬴政和赵康知情,其余人都不知道,这也是好事。

“燕地的平定比预料的还要快,没想到,燕国的百姓并没有想要抵抗秦国的想法,各地都迅速平定,当地有很多人愿意担任官吏。故而大王正在考虑对楚国用兵的事情,缭等将军执意要您回来,然后再来商谈。”赵康说起了国内的事情,秦人本来以为,安抚燕地,安排官吏等事情需要个几年的时间。

没有想到,燕国本身的行为不得民心,加上燕王给他们培养出的官吏,这里的安抚工作非常的顺利。上年的耕作也很顺利,那些从燕国招来的官吏还都挺好用的,秦国应当好好感谢燕王。而这就使得秦国将注意力放在了南边的大国,楚国的身上。楚国向来是一个强国。

这些年来,他也给秦国带来了不少麻烦,疆域辽阔,人口又多,想要灭亡楚国,还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加上赵括先前的威慑,使得楚国危机感爆棚,项燕不断的操练军队,整个楚国都在不断的增强军事力量,秦王不想给他们这样的机会,准备迅速的灭亡他们。

第444章 从不曾灭亡的六国

咸阳王宫已经很久经历过翻新和扩建了,一如当年昭襄王时的那样。群臣常常上谏,认为如今的秦王宫实在不能体现出秦王如今的威严,他们请求秦王按着最高的规格来修建王宫,最好是能按着六国王宫的样式,重新打造一处王宫,来彰显秦国实现大一统的功绩。

说实话,秦王宫最近的一次翻修是在昭襄王时期,距今也过去了几十年,秦王宫并不奢华,远不如赵国的邯郸王宫,群臣当然不能容忍这一点,如今的秦国如此强大,当然王宫也要符合秦国的地位,难道完成大一统之后,新的天子就要住在这样简陋的王宫里嘛?

秦国肯定是要准备修建天子王宫的,而大一统越来越近,若是不早些准备,只怕是会来不及。至于修建王宫的钱财之类,群臣也不担心,秦国现在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都是充足的,完全可以进行修建。群臣纷纷上奏,李斯保持中立,既不反对,也不同意,韩非是反对的,他觉得这样劳民伤财是不该的。

群臣的连番上谏,让嬴政都有些意动。

嬴政是要创下不世之功的,他要完成谁都不曾完成的壮举,他也喜欢彰显自己的地位和功绩。

当赵括返回咸阳的时候,就有大臣前来找赵括,拜见赵括之后,方才认真地说道:“我听闻,才能低下的人可以用一个鼎来吃饭,像个普通人那样的可以用三个鼎来吃饭,而做王的可以用七个鼎来吃饭,像您这样天下仰望的大贤则是可以用九个鼎来吃饭,这就是上下有序的礼仪啊。”

“如今大王灭亡三晋,讨伐匈奴,擒杀东胡,立下的功劳是让天下人都折服的,可是他的住处却配不上他的地位,请您劝说他,让他修建天子的王宫。”

不远处的赵康差点笑出声来,这人还是有勇气啊,找父亲来谈给兄长修建王宫?

果然,如赵康所想的那样,赵括非常的生气,他皱着眉头,认真地说道:“我当初跟着我的两位门客前往邯郸拜见信陵君,道路上看到一位衣衫褴褛的年轻人背着他的父亲,急匆匆的路过,没有向我行礼。我急忙说:戈,停车。我将他们送到了城里,脱下我的外衣来送给他,拿出吃的作为他们的口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