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页

“大王的方略是正确的。”隗状慢条斯理地说道,“若想统一中土,若想长治久安,分封和世袭必须彻底摧毁。中土几百年战乱的根源,就是源自分封和世袭。分封导致了分裂,而世袭导致君权不振,故周八百年而亡,这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事实,所以大王要在统一之后坚决实施高度的中央集权制。”

“武烈侯的方略是错误的。武烈侯坚持在统一之后,以稳健的方式,以过渡之策,一步步地实施高度的中央集权制。他的理由非常充分,即便是大王和中枢也被他的理由所说服。但武烈侯忽略了一个事实,人性贪婪,面对无法抵御的利益诱惑,人会变成野兽。”

“在我看来,武烈侯的国策变革策略本身没有错误,但用来推动这个国策变革策略的人无一不是贪婪之辈,这些人会利用武烈侯的国策变革策略,利用他所拟制的一系列过渡政策,把统一后的大秦推向分裂之路。”

隗清和琴唐豁然顿悟。隗状几句话就拔开了他们眼前的迷雾。武烈侯的确是个理想化的人,他有抱负,但他实现抱负的方法是错误的,相反,秦王政以雷霆手段打击所有对手,坚决推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制,明知其中蕴藏着巨大的隐患也毫不妥协退缩,就是因为他知道大秦没有退路,只有高度中央集权才能确保统一,只有把分裂中土的所有可能彻底摧毁,大秦才能实现长治久安。

但是,隗氏呢?巴蜀人呢?难道他们就不想分封和世袭?不是,他们是豪门贵族,他们对权力和财富的攫取欲望非常强烈。他们也渴望统一,但他们渴望的是从统一中获取巨大利益,其中最渴望的就是分封,就是重建诸侯国。

“或许你们对我前期的做法有意见,但现在呢?现在你们知道了我的目的,你们还有意见吗?”

隗状用力挥动了一下手臂,颇有些意气风发。

“崛起之路非常艰难,需要一个完整的谋划。”隗状继续说道,“我在关键时刻背弃武烈侯,不过是谋划之一。继续结盟武烈侯,对我们的壮大已经没有帮助。事实证明我的选择完全正确。今日我们已经获得楚系大部分力量,无论是未来君王还是后宫,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

“大王现在的实力更为强悍了,但大王和武烈侯之间的斗争也因此愈发激烈,这时武烈侯不得不打赢中原决战,以功勋来壮大宗室和老秦人的实力,然后联合他们共抗咸阳。如此一来,中土可以迅速统一,宗室和老秦人的实力会飞速膨胀。”

“转折点就在中原决战之后,就在中土即将统一之刻。”隗状的眼里露出一丝兴奋之色,“宗室和老秦人会不遗余力地重建分封,武烈侯根本无力阻止。宗室和老秦人在外,我们在内,内外联手,可以轻松击败咸阳宫,那时即便大王和武烈侯携手抗衡,也无力回天。”

隗清感觉窒息,脸色有些苍白。

琴唐喜形于色,他的思绪已经随着隗状挥动的手臂飞到了未来,仿佛看到了分封诸侯的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武烈侯已经察觉到了危机,但他非常自信,以为自己可以控制局势的发展。”隗状说道,“他要尊大王为皇帝,要在封君之上建王爵,要在二十等军功爵上建世袭,试图在中原决战之前实现他的国策变革方案,以此来赢得寒门官员的支持,牢牢控制军队和地方,继而确保决战后的统一大局。”

“这个办法的确不错,可惜,他和大王之间的信任越来越少,而咸阳各方都在谋算着瓜分统一后的中土,所以,武烈侯必然失败。”

隗状的这番话给了隗清和琴唐极大的冲击。

原来他们看到的都是“迷雾”,而迷雾背后的真相竟然如此可怕。他们距离权力核心还是太远了,前一刻他们还在为琴氏的生存而挣扎,但这一刻他们已经面对即将开始的瓜分统一后的权力和财富的盛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