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页

※※※

驷车庶长、卫尉卿公子豹和中尉卿张唐联名上奏,以南阳地处四国交界之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为理由,建议在南阳同时设守、相两府,并举荐中尉府司马章邯出任南阳郡郡守一职。

一石激起千层浪,秦王政和公卿大臣们谁都没有想到在这个关键时刻,宗室大臣竟然跳了出来,奋不顾身地保护公子宝鼎,尤其让他们意外的是,中尉卿张唐突然倒向了宗室,这导致事情变得更加复杂了。

蒙氏紧急约见张唐。国尉丞蒙嘉是蒙骜的次子,与张唐是儿女亲家,见到张唐后,他直接质问,为何不事先与蒙氏通个气,让蒙氏有个准备。

张唐冷笑,“你们在南阳设局的时侯,为什么不先和我通个气?你要知道,我是老秦人出身,这些年我遵从诺言,竭尽全力帮助你们蒙氏,为此我把老秦人几乎得罪光了。武烈侯是武安君的外甥,是公子弘的儿子,他的背后是老秦人,如今白氏和司马氏解禁,当年武安君帐下的一帮悍将全部复出了,你们这时候要杀武烈侯,你知道后果是什么?我张唐遵从诺言,无怨无悔地帮助你们,但我有我的底线,我不会拿我的整个家族,拿那些追随我几十年与我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们为你蒙氏陪葬。”

“谁说我们要杀死武烈侯?”蒙嘉矢口否认,“大王怎么可能会手足相残?”

“既然如此,你担心什么?”张唐笑道,“驷车庶长找到我,说南阳局势可能动荡不安,建议禀奏大王,派个人去南阳坐镇,我乘机推荐了章邯,很简单的一件事而已。”

老秦人东山再起,咸阳的政局正在变化,宗室大臣和一些摇摆在各势力之间的老秦人也随之做出了反应,无论是驷车庶长公子豹还是中尉卿张唐,此举都是在向老秦人示好,以便在将来激烈冲突的时侯,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无可厚非的一件事。

蒙嘉悻悻而去。张唐却急告公子豹,要联系更多的宗室大臣请奏,否则此事极有可能半途而废,无疾而终。

三天后的朝会上,内史公子腾联合几位宗室臣僚再奏,强烈要求在南阳同时设置守、相两府。

这三天里,原本籍籍无名的章邯突然横空跃出,成了咸阳权贵公卿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各种各样的猜测不胫而走。这种猜测在今天的朝会上达到了顶峰,因为右丞相昌平君熊启、宗正卿熊布、少府卿熊琨先后请奏,不但同意在南阳设置守、相两府的建议,还对章邯此人大加赞赏,极力保举章邯为南阳的新郡守。

章邯到底何许人也?为何宗室、楚系同时保奏一个有关东系背景的中下级军官?

这里面迷雾重重,扑朔迷离,咸阳不知内情的公卿大臣们愈发兴趣浓厚,甚至连秦王政和他的近侍大臣们都想知道这个章邯的背后到底是谁,但章邯的背景太简单了,简单得找不到一丝一毫的破绽。

秦王政下令,召见中尉卿张唐及其属吏章邯。

※※※

就在秦王政和他的一帮近侍大臣们在咸阳宫里第一次认识章邯的时侯,在咸阳城外一座大庄园里,几个权贵也在兴致盎然地议论着章邯其人。

这是一间雅致的木屋,位于某个不知名的山岗上,被刚刚露出新芽的几千棵大树遮掩得严严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