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页

秦王政一旦顶不住,立后了,这与公子宝鼎的初衷显然就是背道而驰,而公子宝鼎的命运也随即急转直下,岌岌可危。

“武烈侯,此计万万不可。”麃公当即阻止,“一旦失算,万劫不复。”

“武烈侯,千万不可行此计。”王绾也是面带惊色,连连摇手,“老太后和楚系外戚正在为此事绞尽脑汁,你这时候冲出来,等于为楚系冲锋陷阵,必然会激怒大王,后果不堪设想。”

“立后,立储,皆关系到王国存亡,我做为宗室大臣,当然要敦促大王尽快立后立储。大王有意拖延此事,目的何在?置我王国安危于何地?我又岂能视而不见、置若罔闻?”宝鼎说得义正严词,慷慨激昂。

三人有种头晕目眩的感觉。这下子的的确确是个祸害,爵位越高,官做得越大,祸也就闯得惊天动地了。

三人极力阻止,宝鼎却信誓旦旦,拍着胸脯保证说,秦王此次绝无可能立后、立储。

“你有什么理由?”

“我的理由很充足,非我老秦人不得立后,非我老秦人不得立为储君。”宝鼎斩钉截铁地说道。

三人你望着我,我望着你,蓦然哈哈大笑,王陵和麃公更是击掌相贺。

“武烈侯,高,妙,好计啊,好计。”王绾激动之余,连声称赞。

※※※

黄昏时分,相国昌平君、御史大夫昌文君联袂而来,盛大的酒筵也正式开始了。

酒酣耳热之际,昌平君熊启对老将军王陵说到了正在审理中的大案。眼看快到年底了,大案早点结束吧,拖长了影响不好,于国于民皆不利。王陵暗自鄙夷,你贪赃枉法的时候怎么不说于国于民不利?现在事发了,要砍脑袋了,怕死了,这时候竟然厚颜无耻地说什么“于国于民”,简直是笑话嘛。

王陵哼哼哈哈,最后逼不得已,说了一句话,“铁证如山,供词上都按着血手印,我怎么徇私?”

熊启抚须而笑。有王陵这句话就够了。

过了三天,蓼园才渐渐安静下来。秦王政下令,武烈侯嬴宝鼎出任主爵中尉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