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页

李清上前一步,左膝跪地道:“陛下,臣想去西域发展,还有跟随臣的那三百唐军,感情已深,希望陛下能答应让他们继续跟随为臣,臣只有这两个要求,望陛下答应。”

李隆基看了李清片刻,心中有些感动,亲手将他扶起,拍拍他肩膀笑道:“你的心愿朕已经知道,你先回家去,让你新婚第三天就去南诏,朕实在过意不去,先回家探望娇妻,过几日朕再好好封赏你。”

李清谢恩,他刚要告辞,忽然想起一事,顿时脸色大变,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前方,自己杀了吐蕃使臣至今已快一个月,加之南诏分裂,但吐蕃却一点动静都没有,这似乎不符合常理,这只能有一个解释,吐蕃要对陇右用兵了,所以才隐忍此事,他又想起海家走私军品一事,所有的迹象都表明吐蕃今年要对大唐动兵,想到此,他急对李隆基道:“皇上,臣有预感,夏秋之际,吐蕃极可能会对陇右用兵,请皇上早做准备。”

说完,他又将自己的想法一一告诉李隆基,李隆基脸色微变,确实有这个可能,他忽然想起前日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和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联合上书,要求全面禁止与吐蕃贸易,防止不法商人借正常贸易渠道将铁器、粮食等禁品走私到吐蕃,但这一方案被李林甫一系强烈反对而不了了之,理由是吐蕃战事未料,不能因哽废食。

但这只是一个表象,问题在太子与李林甫的矛盾越来越公开化,只要是太子一党的提议,不管是否关系民生大计还是街坊小事,李林甫一党统统反对,很明显,太子与李林甫的力量有些失衡了,这是他李隆基决对不愿看到的事情。

想到这,李隆基暗暗摇了摇头,只淡淡道:“你的意见很好,朕接受了!”

见李清要告退,迟疑一下又对他道:“再有太子送你那套宅子,你就收下吧!你虽然已不是东宫属官,但太子那里,有空还是去多走走,毕竟你还年轻,朕的意思,你懂吗?”

话已经说得这么白,他怎么可能不懂,李隆基的意思还是让他去跟太子,这恐怕是因为太子与李林甫的力量对比有些失衡,李隆基便想扶持太子一把的缘故。

“臣明白!”

李清见李隆基已经有了倦意,便告退而去,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李隆基微微点了点头,到此为止,此人无论能力、胆识、眼光都可圈可点,值得自己好好栽培,假以时日,必成为大唐的栋梁。他心中畅快,拾起玉锤轻轻敲了敲御案上的小铃,高力士急忙跑来,“老奴在,请皇上吩咐!”

李隆基从桌下取出那本弹劾李清假传圣旨的奏折,递给高力士道:“你去一趟相国府,将它交给李林甫,什么也不要说。”

……

“近乡情更怯!”

这正是李清此时的心情,离家三个月,也不知帘儿怎么样了,胖了还是瘦了,见到他会一头栽进他怀里,还是一把揪住他耳朵,李清心中又是激动、又是胆怯,激动是他终于回到了自己休憩的港湾,而胆怯却是因为他在外面找了女人,虽然帘儿的信中表示同情阿婉的遭遇,愿意接受她,但是女人的大度往往建立在男人的让步之上。

还有小雨,这妮子一直春心萌动,自己答应一个月后娶她,可这一走就是三个月,不知她又会怎样。

李清现在还是借住在李琳府上,虽然太子又送他一套豪宅,仆役、丫鬟一应俱全,但没有他的许可,帘儿是决不可能搬过去的,现在李隆基既然已经同意,他便可以举家迁去,和李琳关系再好,毕竟是寄人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