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页

李清刚进玄武,便听见一个低沉而熟悉的声音,“阳明,是你吗?”

他急抬头,只城门边站着一军官,身材高大,长得虎目狮鼻、威风凛凛,让李清着实吃了一惊,不是杨钊是谁,看来历史并没有走错,他终于进京了,此时他只是个小军官,但不久后他就会飞黄腾达,一直会走到权力的顶峰,他将是李隆基用来牵制李林甫的一颗棋子,可能现在连李隆基自己都还没有意识到,不过历史还会不会往那个方向走,连李清自己都没有底了,历史上并没有自己这号人出现,可是现在已经有了,而在自己的手上,南诏的走向也改变了。

但现在没有时间和杨钊叙旧,便上前对他低声道:“我过几日来找你!”

杨钊早听说李清在长安混得风生水起,又见现在皇上要专门召见他,心中更加羡慕,他本是个极势利的人,若李清混得穷困潦倒,就算他们私交再好,他也未必肯再和他叙旧,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古今亦然。

杨钊见到李清身后跟着一群太监,立刻站直了腰,脸色肃然地检查他们进宫的腰牌,两人会意一笑,便擦肩而过。

李隆基已小睡一觉,精气养足,正全神贯注地批阅奏折,而在他的下方,高力士在小心地给奏折分类,眼睛却不停地扫向门外,他脸色蜡黄,眼皮浮肿,显然病没有痊愈,他本是在家里养病,却忽然接到一个心腹小太监的密报,皇上让边令诚看奏折,高力士差点晕厥,就仿佛一个守财奴家里闯进一群强盗,让他无法容忍!于是,他抱病入宫,牢牢把住他的位子,不让任何人再有机可乘。

这时,一个小太监在门口晃了一下,高力士会意,这是边令诚回来了,他见李隆基专注,便悄悄走出来,正看见边令诚带着李清远远而来,他重重地哼了一声,长身立在门口,冷冷地看着这个胆大包天的宫人。

边令诚老远便看见了高力士,看见他满眼怨毒的眼神,看见他刀子般的目光,他的脸立刻变得苍白,收礼的喜悦被驱赶得无影无踪,‘完了!他一定不会放过自己’,所有的梦想都在这一刻破灭了,犹如晴天霹雳,木立在那里,一动不动。

想到高力士的狠毒,边令诚忽然浑身颤抖起来,颤抖得越来越厉害,从大腿颤抖到胸膛,再颤抖到头盖骨,接着,他眼前一黑,象一棵被大风吹动的树,摇摇晃晃,眼看要摔倒,李清一把扶住了,他也看见了高力士,立刻反应过来,便在他耳边低声道:“边公公不必灰心,皇上若要用你,是谁也拦不住的。”

仿佛服下一剂速效救心散,边令诚立刻缓过气来,‘是啊!事已至此,害怕又有什么用?’

想到此,他感激地望了一眼李清,带着他迎了上去,“高公公,我奉皇上之命去请李将军,现在已带到,特此交令!”

声音不大不小,正好能让屋内的李隆基听见,连李清也暗赞他聪明,如此一来,便立刻化被动为主动,而此刻他就是再软,高力士还是不会放过他,与其逃避,不如一搏,看来李隆基用此人为监军,确实有他的道理。

边令诚将一面金牌递了过去,高力士见了更是大吃一惊,心中又恨又警惕,只要出示这面金牌,边令诚的话便是圣旨,高力士服侍皇上几十年,这金牌也只用一次,而这边令诚第一天服侍皇上,便得了金牌,让他如何不眼红,牙根如何不痒。

他犹豫一下,刚要伸手去接,却听见房间里传来李隆基的声音,“既然人已经带到,为何还不进来!”

高力士一哆嗦,不敢再接金牌,只狠狠瞪了边令诚一眼,换了副笑脸对李清道:“皇上已经等了多时了,李参军快请进。”

有的时候称呼领导旧的官名,往往会有更有效果,比如局长升市长了,你偶然称他一声王局,会让他产生一种遥想英雄当年的感觉,他会想起你是他的老部下,从而拉近两人的关系,这是拍领导马屁的一个小技巧,各位读者不妨一试,但切记,只能偶然为之,太多,效果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