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页

高起潜初时听得各人惨叫,眼看那县衙之外的百姓们群情激愤,心中一寒。却见那小吏侍立在旁,一副镇静自若模样。他便将心略略放定,冷眼再看,却又见众百姓虽然是激愤异常,面对着晚晃晃的刀枪,却是无人敢动一下。因见各人崇敬的大儒有被打的鬼哭狼嚎,鲜血四溅,那心软的便慢慢流下泪来,那胆肚的不过斥骂两句,那胆小的已是移动脚步,悄无声息的溜之大吉。

“果真如此!”

高起潜心中慰帖,便知道若是没有人成心鼓动,只怕就有几十个校尉,便能将这几万百姓制的服服帖帖。向那小吏微微点头,又令道:“不必再打。这些人心比天高,身子却是柔弱的紧,没的打死了他们。”

见各校尉停住了仗,立在一边喘气,便又皱眉道:“将他们抛出去,堂外站的近的百姓,都给我乱棍打走。”

虽见那些儒生们被抛将出去,被人扶起,勉强支撑着落荒而逃。那些原本气壮山河,前来一同助阵的百姓被校尉们的棍子一阵乱打,各自发一声喊,一个个溜之大吉。不消一会功夫,这县衙之前已是再无一人。唯有散乱一地的零散衣物、鞋袜,乱纷纷丢在地上。一阵阵尘土扬起,几条不知何处跑来几条野狗,在地上乱嗅。

高起潜此时心中大是得意,做太监的生理残缺,连带心理亦是变态。见了适才的大场面,高起潜只觉手心背上全是热汗,整个人如同水捞出来一般,身子疲软之极,心里却是舒爽异常。因向那小吏赞道:“你叫甚名字,见识当真是不凡。”

又问道:“你来帮着我,不怕宁南候为难么?”

张瑞淡然一笑,答道:“小人姓林名瑞,此次相帮大人并无他意,只是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的意思。张大人在皇上那里并不受信重,眼看着以后日子难过,我又何必在他这里吊死。大人可就不同,现下正是皇上眼前的红人,小人跟着大人,也只是图谋个光宗耀祖罢了。”

他若是说上一通大道理,这高起潜反道是要疑他。如此这般直通通说来,高起潜却点头笑道:“说的是。千里做官为发财,你有这个想头也不会错。待此间事了,我带了你离台回京便是。”

却也不理会张瑞的道谢之辞,因又低声问道:“别人也就罢了,这宁南候该当如何处置?”

“钦使大人身负皇命,全台谁人敢抗?适才情形大人也是见了,还不是要怎样便怎样?以小人看,大人不如传唤宁南候来讯问,那宁南候一慌,自然什么都肯了。”

“甚好,就这么办!”

第二百一十六章 伐明(五)

“要么暴虐,要么暗弱。中庸之道何其难也。廷斌,你看看这些百姓,初时一个个满怀激愤。若是有人在里面故意挑动,则几万百姓瞬息间变为几万暴徒。可一旦被压下去,则一个个跑的脚底生风,溜的比什么都快,当真可笑。”

张伟与何斌悄然立于县衙不远处的一幢高楼之上,打着瞟远镜看了半天,因见事态果如张伟所想的那样发展,心中虽是安稳,张伟却又忍不住猛发牢骚。

“你这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不过百姓就是百姓,你指望一盘散沙能如同军队那般敢打敢冲么。说句顽话,大明的几万正规军队,还未必强过咱们这些台湾的平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