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页

“那是自然,高伯章自己就是我的姻亲,那些人的弹劾不是指着和尚骂贼秃么?”蔡京懒洋洋地往后一躺,脸上的神情却渐渐缓和了下来。“对了,你说过那一日张商英面圣的时候,高俅也同样在场?”

见蔡平点头,蔡京心中隐隐约约有了一些想法。他又闭目沉思了良久,突然睁开了眼睛,原本有些浑浊的眸子中尽是精光:“我上次吩咐你去找的那些旧日文章,你可曾找到了?”

蔡平闻言心领神会,连忙上前一步低声问道:“已经备好,书局已经做好了版,就等相爷一句话了。相爷如今就要用么?”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只想看看他们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是什么滋味!”蔡京轻轻笑了一阵,随后不容置疑地一挥手道,“你去让他们把这些稿子都印出来,然后放在书摊上免费赠阅,顺便再买通几个那些说书人,把那些文章都散布出来。我倒想看看,张商英自以为是士林名臣,面对这些东西会有什么反应!”

一夕之间,大街小巷的书摊突然都多了不少免费赠阅的小册子,上头赫然都是自崇宁初年至今的一些文章,里面连篇累牍都是关于蔡京的。有的是趋奉,有的是赞美,有的是大骂,总而言之全都是词藻华丽,正适合读书人学习。因此,第一批五千本小册子几乎是一面世就被人抢光了。

很快,各家大臣府邸也拿到了这样的东西,高俅也不例外。稍稍翻看了一下,他就忍不住大笑了起来,最后不得不赞叹道:“果然是老而弥坚,这样的方法虽然未必能够动了敌人的根本,却能够让人气得七窍生烟。士林之中的读书人可都不会瞎了眼睛,张商英亲自写的赞美蔡元长的文章犹在,如今的弹劾之词正好和那些赞美放在一起,其中居心不问自知。有意思,确实有意思!”

次日,他刚踏入政事堂,就看到先到的阮大猷拿着一本小册子饶有兴味地观看,不由莞尔一笑。继而何执中在政事处理之余也把此事当作笑话来讲,更是博得一阵大笑。就在这一日,三省六部并各寺卿全都在议论着这横空出世的奏折,而那些上过弹章的人无不被人点点戳戳。

大宋言官清贵,但还有最要紧的一点就是,他们无不好名。君王重用你的时候,不少人都会作文章赞扬你的政绩,而一旦逮到了错处,便会有人把你批斗得体无完肤,历来都是如此。然而,从来没有哪一次会有人编撰这样的奏折语录,把一个人赞扬和批驳蔡京的奏章全部放在一起集结成册,如此一来,观者自然是啧啧称奇,而当事人本身就没有那么好过了。

当然,这样剑走偏锋的事,不是所有人做起来都有这样好的效果,也不是在任何一位皇帝面前都能够奏效的。偏偏赵佶就是一位有艺术家细胞的皇帝,因此在通篇看过这本小册子之后,非但没有雷霆大怒,而且还大笑了起来,根本没有任何怪罪的表示。

这样一来,郁闷的人就多了。几家榜上有名的大臣门口,时不时都会有读书人在不远处暗中瞻仰,而那些如同墙头草一样左右摆动的人更是倒了大霉,走在路上也会没来由地遭人白眼。尤其是因蔡京举荐而得试制举的状元蔡薿,连着几日都遭了同僚暗中耻笑,最后干脆告病在家休养。当然,是休养还是生闷气,这就无人得知了。

对于这件事究竟是否蔡京主导,高俅根本没兴趣去进行任何深究。他自己也讨厌那些首鼠两端来回奉承的人,这样一件满城皆知的事情无疑是寒碜这些小人最好的方法。至于张商英会怎么想,他心中也是无所谓的。毕竟,若是没有这样的事情而平白无故被人诬陷,自然是能够有办法挽救,但是张商英确实是拍蔡京的马屁而得以起家,那么,遭到如此报应也是理所当然,不关他高俅的事。

果然,在最初的羞辱过后,一部分先前弹劾蔡京的人选择了退出,而剩下的那帮人则爆发出了最大的能量,而弹劾奏章中的罪名又多了一项——羞辱大臣!

而面对这样一个罪名,一直保持沉默的蔡京终于悠悠然地递进了自己的折子——而且用的是明发天下的方式。里头的内容很平淡,不过就是说,昔日那些人趋奉自己的溢美之词自己不敢领受,如今那些弹劾之词同样有不尽不实之处,请天子详查。最后又不经意地点出,是非自有天下人决断,便是辩驳也徒劳无益。若是真的有那些罪名,他蔡京愿意领罪。最后一句话则是,街面上的那些小册子不过是博人一笑的货色,和他蔡京毫无关联。

与此同时,京城各家酒楼茶馆的说书人也出动了,绘声绘色地编了不少当初暗室送礼的段子,自然,这又是数日之内传得满城皆知。而刚刚抵达的大理使团还没来得及正式朝见就遇到这样的事,一个个看热闹看得目瞪口呆。尤其是高明清这样的大理世家子弟更是暗自赞叹大宋的开明——要是换作是大理,谁敢这么嘲讽大臣,早就死得干干净净了。

而张商英的面皮究竟没有那么厚,在发现自己的那几篇文章赫然在那本小册子的最前面时,他自然是暴跳如雷。原本他还寄希望于天子会追究蔡京的羞辱大臣,然而,赵佶在崇政殿议事时的一番话让他彻底绝了这个心思。

那句话很简单:“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尔等若是心中无鬼,何惧这些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