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页

“我不是指责你。”刘修摆摆手,示意他不要不好意思,“陛下让你做了长水校尉,不是因为你从中自肥,而是他的确需要一个人能控制长水营。北军五校,目前战力最强的就是长水营,袁绍又有过实战的经验,由他控制长水营对陛下非常不利,所以把他外放中山太守,其实是陛下要把他调离洛阳的一个举措。让你做,就是对你信任,不仅仅是因为我的推荐。”

曹操感激的点点头。

“那宋君这一年多又做了些什么,就带着缇骑和执戟一个月绕三次宫城?”

宋奇点点头:“执金吾不就这么一个任务吗?”

刘修实在对他无话可说了,微微的叹了一口气,端起了案上的酒杯。当初为了绝处逢生,他来烧宋家这个冷灶,现在看来,冷灶必然有冷灶的道理,可悲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宋奇作为宋皇后的兄长,现在只想着安享荣华富贵,不想着为天子分忧,还想着以后做一个威风八面的外戚,简直是蠢到了极点。他和野心勃勃的袁家一比,说他是猪都是对猪的莫大污辱。

曹鸾从刘修的眼神中看到了浓浓的失望,更加觉得不是滋味,她想了想,试探的说道:“莫非德然的意思是让我们辞了这执金吾的差事,接过交州贩运的任务?”

“执金吾现在只是一个身份尊贵的闲职,辞与不辞,并不重要,想必陛下不会吝惜这个职位。”刘修虽然失望,却不好表现得太明显,只好接着曹鸾的话说下去。“贩货交州,既能支持北疆的战事,为天子分忧,个人也可以顺道从中取利,这是公私两便的美差,不应该落入别人的手中。”他看着宋奇,“你还记得你当初从交州回来时,陛下的神情吗?”

宋奇放下酒杯,回想起他带着三百万石米从交州回到洛阳,解了洛阳饥荒的燃眉之急,逼得袁隗自免,他父亲宋丰被任为司徒时的情景,不免慨然道:“我这一辈子都忘不了。陛下看到我时,就像看到了救命恩人一般,那种从心里露出来的高兴,想装都装不出来。”

“德然的意思是让我再去一趟?”

“如果能够亲自去,那当然是再好不过,如果你实在忙不开,也可以另外安排人去。宋家是扶风大族,想必不会找不到几个精明能干的支族子弟吧。这条路线是走惯了的,既有陛下的诏书,又是官船,想来不会有什么人敢打主意。”

宋奇和曹鸾互相看了一眼,眼中有些犹豫,虽说这是件好事,可是交州遥远,去一趟至少要三四个月。当初为了死里求生,宋奇是豁出去了,现在再让他去,他实在有些畏难。曹鸾却非常坚定,“德然说得有理,这等好事,岂能让人占了去。”

“真要是好事,那为什么孟德已经辞了几个月,还没有人来争?”宋奇连忙反驳道。

“他们是因为怕沾上经商这个坏名声。”曹操这时候也反应过来了,“可是宋家如今的地位,已经没有必要再在乎这样的指责。更何况经商是生财最快的门路之一,那些不屑于经商的人,要么是清贫的迂腐书生,要么是过疱厨而不语的伪君子,不足为惧。”

“还是孟德兄高见。”刘修挑起了大拇指,知道只要曹氏兄妹下了决心,宋奇就是不想去也跑不掉了。

“唉,我也是想岔了,亏得有德然提醒,要不然真是丢了一个好机会。”曹操惭愧的拱拱手,接着把话题扯到了并州的事务上,他的父亲曹嵩是大司农,也是九卿之一,而且是直接管钱的,因为他与袁绍如今也算得上是分道扬镳,袁隗复任司徒之后,没少给曹嵩找麻烦。

“并州的事,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很复杂。”曹操解释说,三公之中,张奂虽然不表明态度,但是他从北疆的战事出发,实际上是支持刘修的举措的,但是刘修这件事做得太离经叛道,所以他又不好支持,只好不说话,偶尔还有反对几声;司徒袁隗的态度最暧昧,他当初是支持的,但是现在廷辩的时候,他做为司徒又不吭声,反而让司徒掾法衍出来发言支持,实际上他的态度已经很明白,但是他的用意却晦涩难明;至于司空唐珍,那人捞钱有本事,治国没能力,根本没人考虑他的意见。

九卿之中,意见也有不一致的,王瑜因为避嫌,一直不肯发表意见;执金吾宋奇不懂治国,虽有曹鸾在背后出谋划策,但毕竟不在现场,为了不出现难堪,他一直随大流;大司农曹嵩是反对的,因为盐铁之利被拿走,大司农的任务更加紧张,为了自己的利益,他必须要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