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页

“能臣不敢当,但是尽量不让这块饼破裂,却正是我目前全力以赴在做的事情。”刘修微微一笑,将手收了回来,十指交叉抱于腹前,两根大拇指轻松的绕着圈,“不让这块饼破掉,有两个办法,一是将整块饼回炉重做,尽量做得均匀一些,把太厚的地方要削掉一些,补在太薄的地方。夫子说,天下不患寡而患不均嘛,绝对的均匀做不到,尽量均匀一些,却还是有好处的。至于削哪儿,补哪儿,这里面当然有些门道,温君是官场中人,想必也不需要我提醒。”

温恕眯起了眼睛,刘修这句话里的威胁意味可太浓了,他冷冷的看着他,希望从刘修的眼神中看到他的真实来意。

“另外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多弄一些面粉来,把这个饼做得更厚一些,原本厚的地方就不用动了,补上那些缺口就是,之后如果还有剩余,再将整张饼做得更厚一些,更结实一些。”刘修根本不理会温恕冰冷的眼神,淡淡的说道:“这两个办法也许分不清彼此,只不过是一前一后而已,究竟能不能把这张饼做好,要看做的人手艺如何。温君,你愿意就这么旁观吗?”

温恕琢磨了片刻,明白了刘修的意思。不管是哪种方法,要倒霉,肯定是旁观的人先倒霉,要得好处,自然也是掌权的人先得好处,温家如果坚持要站在一旁看戏,那温家吃亏就吃定了。

“只怕大人会失望的,我这手艺也不怎么样。”温恕缓和了口气,强挤出一丝笑容。

“大人谦虚了。”刘修拱拱手,起身离座:“对于做饼来说,我是个新手,这次来就是希望温君能够拨冗前往龙山,与并州诸贤共商大事。龙山景色优美宜人,颇为凉爽,是个避暑佳地,能在这样的地方和诸君子共切磋,我想一定能商量出一个最好的办法。”

温恕点了点头,他听出了刘修的提醒,这次大部分人都到了,得出的结果可不是我一个人的意思,你要是不去,到时候要么自认倒霉,要么就要和并州所有的豪强作对。不管哪一个结果,都不是温恕愿意看到的。王允公事公办的请他,他没去,现在刘修亲自上门,给足了他面子,他要再不去,就不可能有人再来请他了。

“大人虽然初入仕途,做事却颇为干练。恕相信,大人一定能给并州百姓带来福祉的。”温恕放低了姿态:“恕虽不才,为乡梓造福却不敢为人后,请大人先回,恕稍事收拾,便赶往龙山恭听诸贤与大人的安邦妙计。”

刘修躬身拜谢。

搞定了温恕,刘修马不停蹄,又赶往界休,拜见了郭泰的儿子,郭家在界休是当之无愧的大户。建宁元年,陈蕃和窦武被曹节等人诛杀,第二次党锢事起,郭泰认为大汉将亡,天下必然要大乱,所以让子弟不要出仕,安心在家耕种,这次龙山会议,他们也没有去。然而不管你多清高,不管你是不是想明哲保身,既然你人还在并州,哪怕你不想分点好处,至少也不会愿意平白被人当了牺牲品,更何况刘修亲自上门请教,多少还要给些面子。

郭泰的儿子远没有郭泰的见识,更说不过刘修这种威胁利诱,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的劫匪式说客,勉强答应与会。

告别了郭家,刘修掉头北上,赶赴阳曲,拜会郭家家主郭全。

郭全做过大司农,见多识广,刘修知道在他面前玩花样很危险,他直截了当的对郭全说,我得到了天子的信任主掌并州,现在需要大量的财赋来养兵,并州耕地有限,仅靠种地是发不了财的,所以我要在并州开放工商。工商致富快,可是需要的资本和人力物力也很多,我一个人没有这么大的实力,不可能全部包办,所以我请大人来一起商议,看看怎么分工合作,我是想和你们一起发财,你不来,你郭家到时候吃亏了不要怨我。

刘修把底牌透给了郭全,郭全坐不住了。儿子郭缊虽然不笨,可是他还没有出仕,在并州的名声也有限,估计在争夺利益的过程中拼不过其他人,而且这件事涉及的利益太大,郭缊自己未必做得了主,最后还是要回来向他汇报,一来一去的浪费时间,可能延误时机。既然刺史大人亲自来请,那自己干脆亲自出马好了。

郭全答应,随后便赶往龙山与会。刘修拿出王允给他的那份名单,郭全一下子就明白了王允的私心,不动声色的指点刘修还有哪些人需要去会晤一下。

刘修欣然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