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页

杨逸笑了笑,没说什么,又聊了许多别的,才摆手示意店小二离去。

那店小二暗暗有些失望,车船店脚衙,做这些行当的人都擅长察言观色,杨逸得知自己打的是知州之子后,还不慌不忙的,店小二不难猜到他来历不凡,他把官吏营私舞弊之事捅出来,本是怀着一线希望,希望杨逸会管管此事,结果却让他失望了。

店小二离开后,清娘忍不住问道:“杨大哥,你不相信小二哥说的话吗?”

“什么话?”

“就是官吏收税时营私舞弊之事啊,我看小二哥不象说假话,杨大哥你不管管吗?”清娘心地善良,自是不忍见这种害民之事,阿黛拉也差不多,都看着他,希望他站出来惩治不法。

杨逸洒然笑道:“清娘,杨大哥不是不想管,但这大斗进,小半出的现象,是不可能杜绝的,天下那么多官吏,你能盯着几个?

这些年朝廷三令五申,也征办了不少官吏,但想就此根除这种积弊,就算是神仙也做不到。你们是不知道,小二哥说的这些已经是好的了;

以前地方官吏加征损耗时,有的加征额度是正税的五成,少也有两三成,加征一成可以说是大清官了。

因为谷物入仓后,确实难免有所损耗,若都按税额征收,官员就得自己掏钱补上损耗造成的亏空,在此等情况下,你想杜绝他们加征损耗是根本不可能的。”

清娘想了想说道:“那朝廷可以给地方官一个耗损的额度嘛,只要损耗在这个幅度内,就不算他们亏空,这样就不用迫使地方官员把损耗转嫁给百姓了。”

见清娘锲而不舍,杨逸不禁苦笑道:“清娘,首先,给地方官府一个损耗额度,这一点在朝廷上很难通过;

第二,你给了一个损耗额度,地方官员未必就不会向百姓加征损耗了,关键还在于监督无法面面俱到,主要还得靠地方官员自身的道德来约束;

打个比方,天下这么多州县,难道一到征税之事,朝廷就要派出成千上万的官员去监督地方官吏吗?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现在能做的只有严惩那些横征暴敛的官员,加以震慑,让地方官不至于做得太过火,除此之外,谁都无能为力。”

清娘听了有些泄气,小嘴儿微微噘着,杨逸伸手刮了刮她的小鼻子笑道:“清娘别这样,常言道水至清则无鱼,贪污腐败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可能杜绝的,以前不行,以后也不可能;

只要总体上百姓能安居乐业,这就是太平盛世了,从刚才小二哥的话,你应该也能听出来,百姓现在过得还不错,至少比以前好多了,清娘就别再为这些细枝末节伤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