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页

这样便可将大部分夏军吸引到银州来,而咱们不必过于深入,就能寻求与夏军决战,对后勤补给同样非常有利,而且一但大胜,便无须再一城一池的去攻打,而西夏已为囊中物。”

章楶沉吟了一下,种朴和折可适两种建议各有各的好,种朴之见则相对稳妥,现在有横山羌人的帮助,夺下横山全线大概不成问题,只是耗时耗力大些。

而折可适的计策是将夏军聚而歼之,一但成功,整个河套就如同脱光了的美女,任大宋予取予夺,而且大宋的损耗将降低到最小。

第319章 河套开战

河西的战事实际上早已结束,但杨逸带出来的四万骑兵却还撤不得。

河西走廊长一千多里,骑兵就算不作战、每天狂奔三百里,也要五六天才能从东走到西,杨逸带出四万人马,撒在这么大的地盘上,其实兵力非常稀薄。

加上现在河西刚刚打下来,民心未附,一个不留神,就会发生叛乱,正需要机动力强的骑兵坐镇,因此,杨逸虽然知道朝廷已开始谋取河套,极需要骑兵,也爱莫能助。

其实,京畿和河北加起来大宋还有几万骑兵,但大宋去年裁去二十一万禁军,今年又要裁二十万厢军,这些也都是很大的乱源,必须在京畿镇以重兵,因此国内承受的压力也非常大,不可能再从京畿和河北抽调兵力了!

杨逸左思又想,现在河西走廊需要防备黄头回鹘、吐蕃等部,但这些部族要动大宋嘴里的肉,总得思量思量大宋随后而来的报复,因此发生大战的可能性不大。

前年冬天新组建的五万骑兵,仁多保忠和嵬名阿吴好歹也训练一年多了,派两万来驻守河西应该不成问题。

在内地再怎么训练,若是没有一些实战磨砺,也成不了精锐,现在让他们来河西这片苦寒之地驻防,大的战争没有,小的战事总会有的,正好以实战练兵。

这样一来,杨逸就可以从带出的四万精锐中,抽调两万参与河套之战,哪怕有一万骑兵进入河套,形势也会大大的不同。

杨逸找来职方馆河西组的负责人李大风,让他用信鸽把自己的建议以最快的方式传回东京。

接下来,他也只能耐心地等待了。

朝廷派来治理河西的官员,要从东京走到玉门关,恐怕得许久才行。在这期间,杨逸自然也不能闲着,各城“清剿”残敌所得的财钱大致也统计出来了,价值约为一千四百万贯,杨逸不得不感叹,西夏确实穷的;

整个河西之地的官僚、富商之家几乎被刮了个底朝天,才凑出一千四百万贯,这还是连牛羊等牲口一齐算在里面,才凑出这个数,着实是让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