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什么龙脉和数百年的汉朝先灵,他可不怕。

他已声名狼藉,再坏一些,也不痛不痒,但燕清就不行了。

他能一把火放完,大大咧咧地换个地方,丢下遍地哀鸿一走了之,燕清却不行,而要任劳任怨地收拾残局,修复破都,抚恤饥民。

董卓算盘打得哗啦啦地响,唯独看这自己立起的小皇帝不顺眼。

傀儡就得唯唯诺诺,可瞅着他唯唯诺诺,,董卓就有说不出的别扭。

况且他先前以为这么干了,别人就得听他号令,惧他权威,不想那圣旨在燕村夫那些眼里,就是张废纸,反贼的帽子,也不是说扣就扣的。

董卓嫌弃得一度想丢下这个自己揽上的包袱,还是被李儒死活拦下的。

无论如何,从某种程度上说,燕清跟董卓在想法上,倒是存在一点默契的——谁都不愿意豁出去死战一场。

死磕之下,双方可谓势均力敌,就会打得两败俱伤,反而让坐观成败的其他野心家趁虚而入。

李儒遂放下那点刚萌芽的疑虑,浑然不知,就在他们眼皮底下,燕清一点点地将兵马从前线调度开去,一顶顶足够住十数人的军帐只留了三四人。

他事前将盟军中,除了曹操和刘备以外的另外几势,都找借口派去了汉中方向,把守各处关卡。

既是为了避免董卓慌不择路下,祸害车马难通的益州,难以清剿,也是担心人多眼杂,陈温他们假使御下不严,就会害得走漏风声。

曹操虽觉得冒险了些,但于情于理,他都说不出反对的话来。

可知道归知道,眼珠子地看着燕清竟只留下了万余人,其他统统调走了,面上还能谈笑风生,一如既往,不由冲这份世人罕有的胆略暗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