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为儿子早被杀害了,哪知齐王嚣张至此,竟还安排了后招!

是可忍熟不可忍,如今神翼军兵权到了他手上,齐王便是猛虎也没了尖牙利爪,不足为惧,只是碍于皇帝不好动手。

武安公暗自盘算了一夜,直到破晓才睡了过去。

他料想金吾卫慑于他的威势,不敢将他的私隐说出去,哪知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在场的除了曹翊还有十几个金吾卫,十几个活人十几张嘴,谁能管得住?

特别是这样耸人听闻又关涉人伦的奇闻,更是长了翅膀似地满城乱飞。

武安公一觉醒来,他府上的丑事已经传遍长安城的大街小巷,甚至传出了十七八个不同的说法。

有说赵清晖不是武安公亲生的,是他夫人不堪丈夫好男风,与下人有了私情珠胎暗结,恰好那时候还是世子的赵峻需要一个子嗣,便捏着鼻子认了下来;也有说赵清晖与其父有同样的癖好,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只不过不巧被金吾卫撞破丑事。

最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是,武安公一年前大张旗鼓地找儿子,压根就是贼喊捉贼,其实这老畜生早就觊觎自己亲儿子美色,养到这么大终于按捺不住,谎称叫人绑了去,其实偷偷将他囚禁起来做了自己的禁脔,已经奸了一年,要不是被巡街的金吾卫发现,还得继续奸下去。

长安城中的百姓一合计,还是这种说法最叫人喜闻乐见,于是大部分都认定了这就是真相。这种事最不缺的便是慧眼如炬的事后诸葛,便有人道:“那老魅看自己儿子的眼神就不对,色迷迷的,恐怕早就有了龌龊心思。”

又有人道:“岂有像他那般养儿子的,我记得有一年上元节看他带儿子看花灯,将儿子抱在怀里,一路走一路捏他臀亲他脸,那赵世子还是个小娃娃呢,啧,真真禽兽不如。”

这些闲话传到武安公府,气得他怒发冲冠,拔刀砍了两张几案一张坐榻。

事情闹得沸沸扬扬,风闻奏事的御史台当然不能坐视不理,翌日朝会,武安公称病不朝,在家避风头,果然当日便有御史参了他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