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页

黄帝十二形不是具体的武艺招数,只是强身健体的导引术,但是练习导引术可以由内而外的改善一个人的体质,是淬体的最佳门径,向来是各门派奉之若宝的机密,不是入室弟子,一般没什么机会接触,更谈不上练习了。

现在,天子用黄帝十二形来练兵,即使是入门图谱,也足以让很多人眼馋。对李儒这样的儒生来说,得到黄帝十二形异引术的图谱不仅可以练习,强身健体,更是天子对他的殷切希望。

来日方长,好好保重。你不辜负朕,朕就不会辜负你。

这就是手诏和导引术图谱联在一起所表达的意思。看懂了这层意思,李儒又怎么能不激动万分。

“愿为陛下赴汤蹈火,死不旋踵。”

……

太尉董卓带着两千西凉劲卒赶赴关中,在洛阳的时候,已经接到了诏书的司隶校尉王允与他会合。对王允,董卓有些怕。这货是个有名的骨鲠之士,不仅出身世家,而且少负盛名,当年与权倾一时的阉宦张让斗得死去活来,愣是不肯低一下头。对于天子安排这样一个人和他一起镇守关中,董卓是颇有些不安的。

不过,王允虽然有些傲慢,却很识大体,一见面就对董卓说道:“允奉朝廷之命,与太尉共守关中。统兵作战,非允所能,愿为太尉殿后,足兵足食。”

董卓听了,长长的松了一口气。王允不染指兵权,对他来说,这就是去了心头一大患。随他什么阴谋诡计,只要有兵有手,万事无忧。

“能得子师相助,卓甚感荣幸。”

……

董卓西行,守护关中和河东,原本由他负责的战事就全落在了刘辩自己的肩上。战神皇甫嵩虽然就在刘辩身边,却坚决不肯拿主意,更不肯直接下达一个军令。

他说到做到,一退到底,只肯承担一个责任,那就是教导天子,尽一个太傅的本份。

刘辩一方面压力山大,一方面也松了一口气。说实话,如果皇甫嵩不肯放权,那他更担心。他嘴上对皇甫嵩的虬龙命不以为然,心里对皇甫嵩的实力还是颇为忌惮的。历史上,皇甫嵩是忠臣,可是谁知道历史会不会变?兵权在手,将士归心,有时候就由不得他做主了。只要他露出一点苗头,可能就会有人劝进,然后像赵匡胤一样黄袍加身。

对皇甫嵩的忠诚,刘辩感激不尽,凡事都要和皇甫嵩商量。一方面是向他请教,另一方面也是表示对他的尊重。

关于是先救荥阳的朱儁还是先救广成的卢植,诸将产生了分歧,大部分人倾向于先救荥阳。原因有二:一是荥阳面对的是袁绍统领的主力,总兵力超过十万,毫无疑问是主战场。二是荥阳有敖仓。如今山东尽反,短期内很难得到粮食补充,敖仓的储粮对洛阳朝廷来说至关重要,不容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