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页

年轻人将符收入发簪,重新插好。他看了一眼大帐,信步走到案前,指了指案上的地图:“借地图一用。”

“先生自便。”郭泰连忙请他入座,自己恭敬的站在一旁。年轻人也不客气,在郭泰的帅座上坐下,指着地图说道:“大贤良师战殁之后,黄巾军虽然斗志不屈,却步履维艰,只是因为没有一个能够一呼百应的领袖。如今,这个领袖已经出现了。”

郭泰迟疑了片刻,眉头慢慢的挑了起来:“袁绍?”

年轻人点点头:“没错,我正是袁盟主派来的。”

郭泰盯着年轻人,眼中煞气渐浓,两只手也慢慢的握了起来。“山东的那些刺史、郡守都是我黄巾军的仇人,哪一个手上没有我黄巾军的血?我怎么可能听袁绍的将令。”

“黄巾军的仇人不在酸枣,在洛阳。”年轻人伸手虚点了几下:“个中机密,你不清楚没关系,可是这道大贤良师亲手画的符错不了,你说是不是?”

郭泰眉头紧蹙,盯着年轻人,半晌没有说话。他知道年轻人说得没错。年轻人手中的这道符是等级非常高的道符,与当年大贤良师授予八大弟子的道符相平,却又不完全相同。以郭泰的身份,他只能确认这道符是真的,却不知道这个年轻人到底是什么来头,居然拥有如此等级的道符。

他也知道年轻人说的仇人是谁。没错,与袁绍手下那些刺史、太守相比,皇甫嵩是黄巾军最大的仇人。正是因为皇甫嵩之前驻守在关中,他才没敢入关中一步。

皇甫嵩的赫赫威名,让黄巾军又恨又怕。

过了良久,郭泰说道:“先生让我怎么做?”

“出兵河东,切断洛阳、长安的联系。”

“然后呢?”

“你得手之后,自会有人先取关中,然后再合兵一处,兵围洛阳。”年轻人伸出一根手指,轻轻的点了点洛阳,嘴角微挑,慢慢的握紧了拳头。“然后,苍天死,黄天立,天下太平。”

……

刘辩看完了手中的紧急军报,眉头扬了扬,轻轻的将军报丢在案上。

“太傅有何高见?”他一边云淡风轻的说道,一边慢条斯理的整理着衣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