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韦应物" 共有 "34" 篇文章:
【原文】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译文 楚江笼罩在细细微雨里,建业城正敲响暮钟之时。雨丝繁密船帆显得沉重,天色错暗鸟儿飞得迟缓。 长江流入海门深远不见,江边树木饱含雨滴润滋。送别老朋友我情深无限,沾襟泪水象江面的雨丝。 【注释】 楚江:长江三峡以下至濡须口一段,古属楚国,称楚江。 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 建
【原文】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译文】 在江汉就曾经一起作客,每次相逢都是尽醉而还。 离别后如浮云飘流不定,岁月如流水一晃过十年。 今日相见虽然欢笑如旧,可惜人已苍老鬓发斑斑。 为何我不与故人同归去?因为淮上有秀美的秋山。 【注释】 淮上:淮水边。梁州:指兴元府(今陕西汉中市)。 流水:喻岁月如流,又暗合江汉。
观田家 韦应物 〔唐代〕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译文 一场微细的春雨百草充满生机,一声隆隆的春雷惊蛰节令来临。 种田人家一年能有几天空闲,田中劳作从惊蛰便开始忙碌起来。 年轻力壮的都去田野耕地,场院又改成菜地也整理出来了。 从田中归来常是太阳落
西塞山 韦应物 〔唐代〕 势从千里奔,直入江中断。 岚横秋塞雄,地束惊流满。 译文 西塞山连绵起伏,山势如同从千里之外奔凑而来;它那千里奔腾之势,伸长江则戛然而止。 秋天的西塞山山中雾气横绕,看起来更加雄伟;江水到达狭隘的关口,水流愈加湍急,咆哮不止。 注释 岚:山中雾气。 束:捆缚、捆住,指群山相聚而形成的要隘。 赏析 西塞山在湖北大冶县东九十里,又名道士洑矶。此山与黄石山相连,基压江潮,可镇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唐代:韦应物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 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 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译文 前面的船已经遥远模糊不清,将要渡过淮水可渡船已走,有谁来陪伴我? 山上黄叶飘零,传来寺庙响起的悠长晚钟声,楚天飘洒的绵绵
送杨氏女 韦应物 〔唐代〕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译文 我整日忧郁而悲悲戚戚,女儿就要出嫁遥远地方。 今天她要远行去做新
长安遇冯著 韦应物 〔唐代〕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译文 客人从东方过来,衣服上还带着灞陵的雨。问客人为什么来,客人说为了上山砍伐树木来买斧头。百花正在悄悄地盛开,轻盈的燕子正在哺乳新雏。去年一别如今又是春天,两鬓的头发不知又生出多少。 韵译 你从东方回到长安来,衣裳沾满灞陵的春雨。 请问你来此为了何故?你说为开山
夕次盱眙县 韦应物 〔唐代〕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译文 卸帆留宿淮水岸边的小镇,小舫停靠着孤零零的旅驿。 大风突起江上的波浪浩荡,太阳沉落大地的夜色苍黑。 山昏城暗人们都回家安憩,月照芦洲雁群也落下栖息。 夜晚孤独我不禁想起长安,听到岸上钟声我怎能入睡? 注释 次:停泊。 盱眙(xū yí):今属江苏,地处淮水南
东郊 韦应物 〔唐代〕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译文 困守官舍,使我终年地烦闷。漫步郊野,曙光荡涤我的胸襟。 杨柳依依,在和风里摇曳不定。青山如画,淡泊了我的尘念俗情。 斜倚树丛,我休息得多么安宁;沿着山涧,继续信步前行。 微雨过后,芬芳的原野更加滋润清新,斑鸠声声,却不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韦应物 〔唐代〕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强。 韵译 官邸门前画戟林立兵卫森严,休息室内凝聚着焚檀的清香。 东南近海层层风雨吹进住所,逍遥自在池阁之间阵阵风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韦应物 〔唐代〕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译文 凄怆地离别了亲爱的朋友,船只泛泛地驶入茫茫烟雾。 轻快地摇桨向着洛阳归去,晓钟残音还远绕广陵树木。 今日在此我与你依依作别,何时何地我们能再次相遇? 人情世事犹如波上的小船,顺流洄旋岂能由自己作主? 注释 扬子:指扬子津,在长江北岸,近瓜州。校书:官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 〔唐代〕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译文 今天郡斋里很冷,忽然想起山中隐居的人。 你一定在涧底打柴,回来以后煮些清苦的饭菜。 想带着一瓢酒去看你,让你在风雨夜里得到些安慰。 可是秋叶落满空山,什么地方能找到你的行迹? 注释 寄:寄赠。全椒:今安徽省全椒县,唐属滁州。 郡斋:滁州刺史衙署的斋舍。山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唐代〕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又一年 一作: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译文 去年那花开时节我们依依惜别,如今又是花开时节,我们分别已一年。 世事渺茫自我的命运怎能预料,春愁让人心中郁郁、孤枕难眠。 多病的身躯让我想归隐田园间,看着流亡的百姓愧对国家俸禄。 早听说你将要来此地探望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 〔唐代〕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译文 想当年客居他乡,飘零江汉;与你异乡聚首,携手醉还。 离别后如浮云飘忽不定,流水岁月,匆匆一晃就已过了十年。 今日相见,欢笑融洽的情态一如从前,人已头发稀疏,两鬓斑白了。 为何我不与故人同归去?因为淮上风景秀美的秋山。 注释 淮上:淮水边。梁州:指兴元府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唐代〕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译文 楚江笼罩在蒙蒙微雨里,建业城正敲响暮时之钟。 江面水汽迷蒙帆影重重,天色昏暗鸟儿缓缓归去。 长江流入海门深远不见,江边树木饱含雨滴润滋。 送别老朋友我情深无限,沾襟泪水像江面的雨丝。 注释 赋得:分题赋诗,分到的什么题目,称为“赋得”。这里分得的题目是“
滁州西涧 韦应物 〔唐代〕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 唯独喜欢涧边幽谷里生长的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鸣的黄鹂。 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水势顿见湍急,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赏析 作者任滁州刺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此诗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还蕴
秋夜寄邱员外 韦应物 〔唐代〕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空山 一作:山空) 译文 在这秋夜我心中怀念着你,一边散步一边咏叹这初凉的天气。 寂静的山中传来松子落地的声音,遥想你应该也还未入睡。 注释 丘二十二员外:名丹,苏州人,曾拜尚书郎,后隐居平山上。一作“邱二十二员外”。 属:正值,适逢,恰好。 幽人:幽居隐逸的人,悠闲的人,此处指丘员外。 赏析 此诗表达作者在秋夜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是谁写的?类似的诗词还有哪些?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最近在网络上十分流行,这句诗的确能让人很快产生一种孤寂低沉的情绪,似乎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而这首诗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韦应物诗歌创作的特点就是平和之中带有悲愤,或有消极的感情,但更多的是表达一种对于民间疾苦的同情心里。他也被认为是唐朝艺术成就颇高的诗人,下面就以“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
“我有一瓢酒,足以慰风尘”出自哪首诗?韦应物的诗因什么而出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一千多年前,一个秋雨绵绵的夜晚,在一座幽静的寺庙里,奔波在外的诗人韦应物辗转难眠。此刻周围是那样的静,静得能听见树叶一片片掉落的声音。这片片落叶击打在诗人的心房上,使他更感觉到孤单和冷清。在这样的时刻,他想到了自己的朋友崔主簿。于是心中更有千言万语不诉不快了,索性披衣下床,捻亮青灯。 给朋友写点什
你们知道韦应物是个怎么样的人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唐朝的大部分诗人,没有一个不是饱读诗书的,而且,为了考上进士,文人们又都有过寒窗苦读的相似经历。但是,在那个诗坛群星璀璨的唐朝时代,有那么一个另类,愣是从地痞流氓变成了诗词大咖。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位男主——韦应物。 在史料记载上,韦应物的诗以“恬淡高远,云淡风轻”的隐逸之风著称,诗文大多数都是以山水田园为主题,所以,他算是山水田园诗的代
唐玄宗时期,在长安出现了一个横行乡里、欺人妻女的地痞。但是由于他出身世家,老百姓都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忍受。可没想到的是,在安史之乱爆发后,此人便决定洗心革面,开始奋发图强,最终蜕变成唐朝著名诗人。 这个人就是韦应物。 相信一说韦应物,大家并不会感到陌生,毕竟小时候都背过他的诗,比如那首《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会有这样一
一、姓氏源流 韦(Wéi 韦)姓源出有五: 1、出自彭姓,为颛顼高阳氏大彭之后裔,以国名为氏。据《姓纂》记载:“出自颛顼大彭之后,夏封于豕韦,苗裔以国为姓,家彭城(今江苏省徐州的古称)。”又据《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资料所载,韦姓出自颛顼高阳氏大彭之后裔,夏朝中兴少康当政时,封大彭氏的别孙于豕韦(在今江苏省铜山县的附近),豕韦国又称韦国,商时称韦伯,周襄王时始失国,迁居彭城,其子孙
春游南亭 韦应物 川明气已变,岩寒云尚拥。 南亭草心绿,春塘泉脉动。 景煦听禽响,雨余看柳重。 逍遥池馆华,益愧专城宠。 鉴赏 南亭,指滁州之南亭。首二句从广处着笔,写滁州之地的大季候。“川明气已变,岩寒云尚拥。”山川明媚,初春的风已渐渐由寒变暖;山岩尽管不是很寒凉,但微微的山岚云气却从山涧悄悄拥动。这两句对初春的季候把握得很准确,写得很实在。尤如初春的风拂面而来,虽然还有些寒凉,但又夹杂了一些
淮上喜会梁川故友-韦应物(唐)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北归去,淮上对秋山 鉴赏 韦应物(唐)的《淮上喜会梁川故友》选自唐诗三百首。 【注解】 1、流水:喻岁月如流,又暗合江汉。 2、淮上句:言淮上风光可恋,伸足上“不归去”之意,【韵译】:我们曾经客居江汉,常常来往;每次与您相聚,总要喝醉而还。 象浮云般漂泊,我们阔别之后;时光如流水,不
《寄李儋元锡》赏析 寄李儋元锡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赏析】 这首诗大约写于唐德宗兴元元年(784)春天。前一年初夏,作者由尚书省比部员外郎刺滁州(今安徽滁县),本年春在滁州任所写此诗寄赠友人李儋、元锡。 去年春花招展中分别,今年再见花开而怀友,既是睹物
【原文】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译文】 凄怆地离别了亲爱的朋友,船只泛泛地驶入茫茫烟雾。 轻快地摇桨向着洛阳归去,晓钟残音还远绕广陵树木。 今日在此我与你依依作别,何时何地我们能再次相遇? 人情世事犹如波上的小船,顺流洄旋岂能由自己作主? 【注释】 扬子:指扬子津,在长江北岸,近瓜州。校书:官名。唐代的校书郎,掌
【原文】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译文】 今天郡斋里很冷,忽然想起山中隐居的人。 你一定在涧底打柴,回来以后煮些清苦的饭菜。 想带着一瓢酒去看你,让你在风雨夜里得到些安慰。 可是秋叶落满空山,什么地方能找到你的行迹? 注释 寄:寄赠。全椒:今安徽省全椒县,唐属滁州。 郡斋:滁州刺史衙署的斋舍。山中客:指全椒县西三十
【原文】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汉译 卸帆留宿淮水岸边的小镇, 小舫停靠着孤零零的旅驿。 大风突起江上的波浪浩荡, 太阳沉落大地的夜色苍黑。 山昏城暗人们都回家安憩, 月照芦洲雁群也落下栖息。 夜晚孤独我不禁想起长安, 听到岸上钟声我怎能入睡? 【注释】 次:停泊。 盱眙(xū yí):今属江苏,地处淮水南岸。 逗:停
【原文】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强。 韵译 官邸门前画戟林立兵卫森严,休息室内凝聚着焚檀的清香。 东南近海层层风雨吹进住所,逍遥自在池阁之间阵阵风凉。 心里头的烦躁苦
【原文】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释】 ⑴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⑵独怜:唯独喜欢。幽草:幽谷里的小草。幽,一作“芳”。生:一作“行”。 ⑶深树:枝叶茂密的树。深,《才调集》作“远”。树,《全唐诗》注“有本作‘处’”。 ⑷春潮:春天的潮汐。 ⑸野渡:郊野的渡口。横:指随意飘浮。 【译文】 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
【原文】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译文】 去年那花开时节我们依依惜别,如今花开时节我们分别已一年。 世事渺茫自我的命运怎能预料,只有黯然的春愁让我孤枕难眠。 多病的身躯让我想归隐田园间,看着流亡的百姓愧对国家俸禄。 早听说你将要来此地与我相见,我到西楼眺望几度看到明月圆。 【注释】
【原文】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注释】 ⑴丘二十二员外:名丹,苏州人,曾拜尚书郎,后隐居平山上。一作“邱二十二员外”。 ⑵属:正值,适逢,恰好。 ⑶幽人:幽居隐逸的人,悠闲的人,此处指丘员外。 【译文】 怀念你竟在这深秋的夜晚,散步咏叹多么寒凉的霜天。 想此刻空山中正掉落松子,幽居的友人一定还未安眠。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
【原文】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译文】 客人从东方过来,衣服上还带着灞陵的雨。问客人为什么来,客人说为了上山砍伐树木来买斧头。百花正在悄悄地盛开,轻盈的燕子正在哺乳新雏。去年一别如今又是春天,两鬓的头发不知又生出多少。 韵译 你从东方回到长安来,衣裳沾满灞陵的春雨。 请问你来此为了何故?你说为开山辟地买斧。 冥冥
【原文】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