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大明之巅(大结局)

大明威宁侯 韦小凡 2257 字 2022-11-01

「嘿嘿,相公,还有一个女子说,说你欺负了她,都不去安南找她,她要找你算账。」

「她在哪里?啊,快,秋月,多找几根绳子,把她给我捆来。」

「相公,你急什么?」

「秋月,解释不清啊,她从相公这里抢了东西,相公找了几年都没找到,急死人了,好春花,快告诉我,她在哪里?」

「侯爷,原来您在这里,让咱家好找啊。」

忽然,田埂上,出现了一个太监,打断了她们的说话。

从穿着看,他在宫中的地位很高,正是朱瞻基身边的红人,王振。

如今在宫中,太监出了王景弘,就是他王振,已经掌管半个宫中内务,谁敢不给他几分面子。

所以他开始有些跋扈起来。

如今宫中,杨士奇、夏元吉等纷纷隐退。杨士奇的学生陈文、李贤、徐有贞展露头角,这个徐有贞,初名徐珵,字元玉,号天全,南直隶吴县人,三人都对王振不满,认为他读书人做太监,有辱读书人,纷纷上折子弹劾。

当然,朱瞻基根本不在乎这些。

他们太年轻了,撼动不了王振,还被王振嫉恨、打压。

「王公公,好久不见啊。」陈远笑道。

王振低眉顺眼:「侯爷,没见了,咱家很想念侯爷啊。」

「看公公情形,如今可是发达了。」

「哪里哪里,王振有今天,多亏当年侯爷的指教之恩呢。」

「公公谦虚了,一切成就,都是公公努力的结果,不知道公公前来,有何要事?」

「侯爷,咱家是来传圣旨的。」

啊,陈远吃了一惊,看着自己手上的秧苗,满手的泥巴,讪笑道:「公公,容我回去准备一下。」

「不用麻烦侯爷了,圣旨刚才三夫人已经接了。」

「啊,惭愧,怠慢了王公公。」

「侯爷不必客气,咱家是来特意见见侯爷的,以后朝中,还要多多仰仗侯爷呢。」王振对陈远鞠躬九十度,挑了挑眉毛。

仰仗我,我种了几年田没有进京,仰仗我个屁啊。

王振微微一笑,拱了拱手,细声细气儿道:「咱家在京城等候王爷了。」然后带着人走了。

陈远很好奇,等插完了秧,迫不及待的回到家里。

打开圣旨一看,惊呆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之威宁侯,天惠聪颖,屡立奇功。更不辞辛劳,惠及百姓,造福苍生,于是夜仍不忘大事,朕心甚慰。着六阁议论,特加封为护国公,户。领太子少师,教导太子祁镇与郕王祁钰,钦此!

宣德十年,一代守成皇帝朱瞻基,由于沉迷房中术,封了两个皇后,十多个妃子,还有几十个才人,宠幸宫女无数,掏空了身子,最终去世,终年三十六岁,庙号宣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葬于景陵。

朱瞻基的一生,是饱受真议的,他允文允武,诗词歌赋绘画都有造诣,朱瞻基有大约两千首诗传世,代表作有:《捕蝗诗》、《猗兰操》、《官箴》、《闵旱诗》,绘画也有如《武侯高卧图》、《三阳开泰图》、《瓜鼠图》。

即位除,迅速平定汉王的叛乱,然后实施改革,从即位的时候国库欠债一千万两,到驾崩时,十年间,国库里有八千万两银子。

可以说,朱瞻基比他爷爷和父亲都出色,是妥妥的明君。但是,朱瞻基喜好游玩,很多时候没有度,群臣劝诫,他不责备,也不改正。照样自我玩乐,特别是沉迷女色,导致后期疾病缠身,英年早逝。

宣宗逝世前,托孤于护国公陈远,加封右柱国,入朝不趋,赞拜不名。

陈远终于熬来了他的人生巅峰,朱祁镇即位,是为明英宗。

陈远掌握了大明帝国的权力,继续推进改革,大明蓬勃发展,傲立在世界之巅。

(本书完)

为您提供大神韦小凡的《大明威宁侯》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四百四十九章 大明之巅(大结局)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