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页

日落孔雀河 泥星星 802 字 2022-11-01

更加令人震惊的是,舒岱的小组在荒漠中竟然找到了一段铁质的菜刀残部,经过测定,它属于孔雀河文化时期。这充分说明了在那个年代,孔雀河文化已经率先进入陨铁时代,早于世界上很多文明。而且铁质菜刀的出现,证明当时铁器已经不是军队专用的奢侈品,而是得到了普遍使用,甚至进入了居民的厨房。

舒岱被破格评为副教授,他成了孔雀河文化研究的一大权威。人们开始把他和尹教授相提并论,称为“南舒北尹” 。有几位南派的专家甚至认为,舒岱在孔雀河文化研究上的贡献,已经大大超过了尹教授。在一些私下场合,有人认为其实尹教授早期的不少研究成果,也完全是舒岱起了关键作用,并不是尹教授自己的成就。

孔雀河博物馆收藏的藏品中,有几副严重残缺的木器,看上去像是某种木架子,有明显的人工打制的特征。它究竟是什么?长期以来,专家们都有各种猜测。尹教授推测它可能是一种绞刑架,用来处死犯人。他的这种观点被广泛接受,成为主流意见。

而舒岱提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看法。他把这些木器和另外一些看似不相干的铜质残片结合起来,大胆地提出:这些木架、铜器来自同一种装置-----风车!

这个观点是颠覆性的。如果舒岱说的是真的,那么在中国境内,人类使用风车来代替人力的历史,就要比以前大家认为的提早了一千多年。这样的话,东方人开始使用风车的年代就与古希腊的风车历史相近了。

学术界很快分成了两派。多数专家都认为尹教授的推测较为安全,符合大家的一贯认知,而舒岱的设想过于疯狂,难以置信,况且证据也严重不足。就连舒岱的坚强后盾、德高望重的林教授,也不敢在公开场合支持舒岱的意见,拥护舒岱的多是一些资历很浅的年轻学者和学生。

不料舒岱竟然从大量的破碎陶器中,拼出了半个盘子,那个盘子的底部刻了一个图案。虽然盘子不完整,却还是能够清楚地看出来,那个图案是一架风车!想必是当时某个做陶器的工匠见过风车,就把它刻在盘子上了。

这下子没有争议了,舒岱是对的。

孔雀河博物馆成了“大人物” 舒岱的“行宫” 。每次舒岱来,馆长都带着一大群人簇拥着他,把舒岱像一尊佛一样供着。

尹教授从此再也不肯来孔雀河博物馆了。

第一百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