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页

音源榜真正被屠榜不是什么前十都是谁谁谁的歌,而是从上往下翻,前一百首歌都跟赵乐菱有关。

不是她唱的,就是她作曲,担当制作人。从上到下,榜单里的名字都是赵乐菱。

网络上都是赵乐菱,电视上也都是赵乐菱,这段时间连发歌的人都没有,就更别谈什么回归。

也不对,赵乐菱的月刊还在发,每个月十号固定一张,一次都没断过。

首尔场很特别,不单单是场馆最大,排场最大什么的。这一场,郑在日叫上了奉骏昊,而奉骏昊带来了《玉子》在韩国的所有团队成员,也包括网飞的人。

赵乐菱想用这一场定输赢,说起来早在大邱的第三场演唱会,奉骏昊就跟他们讲网飞那边有松动。

赵乐菱都成了“赵乐菱效应”了,关注韩国市场的网飞当然看到了她身上的商业价值。

但赵乐菱要的不是松动,她要的是一边倒。七场演唱会,她唱的都是自己的歌,未必是自己发的歌,也都是她作曲或者郑在日作曲,由他们两制作的歌。

每场演唱会的音乐导演都是郑在日,这是他们两创造的‘效应’,是属于工作室的商业价值,而不但属于她个人。

首尔场创造了很多历史第一,观众数量第一,筹备资金第一,乃至于‘史上最简陋’的演唱会也是第一。

这个奇妙的第一是源于赵乐菱感觉到自己处在一个即将吃饱了的边缘,她有点担心自己吃撑了,杀伤力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