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0页

在苏诚的记忆里,一个浦东国际机场,都有六七万亩吧,他的工业城只有五万亩,感觉有点小了。

电一沉默了半分钟,然后声音再度响起。

“老板,五万亩绝对够了,咱们的机场是公司内部的私人机场,用不着太大,两万亩足够了。”

“卫星发射中心,那就更小了,三千亩都能够搞定,毕竟咱们不需要投资太多精力去研究,有现成的技术,只负责生产和制造就行。”

“实在不行,卫星发射中心也可以建设在临海地区,或者直接就架设在海面上。”

目前,电二和武三早就结合“碳纳米管”和透明铝,搞出了“深海立柱”建设大厦和基地的技术,所以现在也不用什么移山填海。

只需要几十根“定海神针”立下去,就能很快在海面上搭建起一个上百亩的工业建设平台。

“至于船坞……我觉得其实船舶研究中心,最好是设立在赛格尔更好,上海这边的新时代船舶公司,应该只做销售方。”

“还有那些冶炼工厂,规划出上万亩来,也足够了。”

“最后,就是写字楼的建设,在西边闹市规划出五千亩的区域,足以建立起上千座高度数百米的大厦。”

“剩下的空白区域,可以随您支配,不论是建设足球场、篮球场、娱乐城、游乐园还是高尔夫球场都行,甚至可以再建设数千座写字楼,把这里直接规划为以我们超维科技为主的上海的第二大中央商务区。”

听完电一的简略介绍,苏诚微微点头,虽然没什么具体的条理,但却能让人一听就懂,至少苏诚是明白了。

第1112章 再临京都

“照你这么说,那整个工业城,得花多少钱?”苏诚问。

“初步计算,1200亿美元打底,但不超过1500亿美元。”

“时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