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鸠摩智

这是实话,鸠摩智贪图六脉神剑的欲望,或者说追求天下第一的欲望实在迫切,思想走入极端,导致练武也不分种类,见一种高强的武功就垂涎一种,想办法搞到手,更没有一个固定的方向。

“段公子,本座一路上礼待有加…”,这番话,鸠摩智自然是不喜欢,脸色一沉。

孙晔不等鸠摩智表示什么就打断了对方的话,再说下去段誉就要吃苦头了。

“明王息怒,段公子也不过些许埋怨之言罢了。”

孙晔开口道,顿了顿,转移话题似的问道:“大师勿要动怒,且听我把话说完,看大师现在的行动是想追求什么目标呢?武功天下第一还是想追求学尽天下武功呢?若说学尽天下武功大师肯定也觉得不现实对吧?”

“而且看大师所练的小无相功,我也曾听说过,‘小无相功’是道家之学,讲究清静无为,神游太虚,以之运用道家武学方能体现无相之名,不着形相,无迹可寻,较之佛家武功中的“无色无相”之学,名虽略同,实则大异。就我所知,所有练过小无相功无一练习佛家武学,大师可知原因。”

“愿闻其详。”鸠摩智先是听闻小无相功先是面色大变,接着又立刻平静下来,但是桌子上出现的手印显示出了对方的心情。

“明王着相了”,孙晔却是笑着摇摇头。

“哦?公子何解?”,鸠摩智诧异问道。

“我也不甚明了其中原因,但是在下可以说一下自己的见解。”孙晔一笑,放下筷子,就要陈述起来,能用嘴说服对方那就再好不过了。

“请公子赐教!”鸠摩智却面色凝重。

“武功无非精气神三者的修炼,而每种功法创造出来天生带着创作者的精神状态与身体状况甚至是习惯的印记,当然视开创者的高明程度这些个人印记有深有浅,但是在下平生所见的武功之中以道家功法和佛家功法对精神状态的影响为最。”

“每个人修炼一种武学之后,首先是初学者只能按部就班的按照功法来照猫画虎,就算修炼之后有所进益,但是因为不能完全契合功法就完全发挥不出原本的威力。”

“普通人经过长时间的学习之后,身体会自发的适应功法,就算不能发挥原作者的威力也会有所增长,但是这个增长会被淹没在长时间的内力修炼之中无法察觉,同时练习某种武功会在自身的基础对练习者的精神状态有些微的影响。”

“高明者会在长时间的修炼中对功法进行微调,自发调整到更适应自身体质和精神的状态,更高明者会在此基础上修改功法或者创造属于自己的功法,大师以为然否?”

“……”鸠摩智一时无言,但是仔细想想自己的以往经历,这个说法却是还算合理,毕竟内力是以精神感应外界能量结合身体能力形成的,修炼时会对身体与精神形成滋养,自然会根据不同的性质对精神有所影响,甚至到高深处想要突破都会对精神状态有所要求也属正常,就如同佛家就有知见障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