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西臧省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2035 字 6个月前

但北海内的布里亚特蒙古人则不是,其三四十万众,被满清奴隶多年,正好可以迁移到瀚海。

到时候,让内地汉人在北海生根,一进一出,正好好合适。

不过,据说前哨营那里已然荒芜了些,在往北走就不适应居住了,根本就没多少树木,只能苔藓。

所以,只能往东,或者往西。

心中思虑着境况,他提笔就书写起来。

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布拉茨克,此时却是一片繁忙景象。

自从1631年开拓此地后,斯特罗加诺夫家族就百般经营,不断进行开矿活动,更是大肆捕貂,从而向欧洲出售,赚得了大量的利润。

斯特罗加诺夫家族一直是沙俄向东扩进的先锋,他们广招哥萨克人为先锋,一举击溃西伯利亚汗国,然后一步步向动。

但最近二十年来,斯特罗加诺夫家族却遭受了困境。

满清占据了最温暖且适宜的贝加尔湖流域,一举截断了斯特罗加诺夫家族向东扩张的路途。

以至于他们不得不向北绕了上千里开拓地盘。

就算如此,加一起也比不上贝加尔湖流域。

博罗斯特罗加诺夫是家族中旁支,故而没有能够留在莫斯科,只能在西伯利亚为家族获取利润。

他看着账目上日趋下降的利润,忍不住头疼起来:“那些通古斯人抢走了贝加尔湖,如今刚被打走,又来了契丹人。”

“真是该死,我该怎么向家族交代?”

从贝加尔湖开始,昔日的巴尔古津,伊尔库茨克,尼布楚等据点尽数被占据,之前还能跟满清进行交易,但如今却需要跟明人竞争资源。

“不管了,这并非我能插手的。”

保罗叹了口气。

这时,忽然有仆人进来汇报:“家主,最近又有几个哥萨克人失踪了。”

“不出意外,肯定是被契丹人打死了。”

保罗毫无惊讶道:“告诉他们收着点,发一些卢布就行了!”

……

高原,日喀则。

卫藏国王,达延鄂齐尔汗一群人蜗居在行宫中,气氛压抑。

在失去拉萨之后,这群达官贵人们顺理成章地抵达了日喀则,这个达籁喇嘛的驻地,继续维持着自己的奢靡生活。

所幸这里粮食不缺,农奴众多,倒是能勉强供应上。

不过上万溃军在此,就算是强取豪夺,谁又能反对?

达籁更是取出存储的钱粮,供应着络绎不绝奔赴而来的大军,还有大量被征召而来的信徒。

毕竟和硕特汗国征服高原数十年,历经两代人,可谓是以解放者的身份而来,受到不少贵族和喇嘛的爱戴。

短短十来天,其就重组了两万大军,在日喀则站稳脚跟。

不过,众人的心情却不怎么开心。

达延鄂齐尔汗高坐着,多年的肉食让他大腹便便,可惜这些时日的慌张,让他脸上积攒的肥瘦凭空没了两斤。

与他并肩而作的是达籁和班婵两位大喇嘛。

在两位大喇嘛身后,则站着两位第巴。

而达籁喇嘛的第巴,则是罗桑图道。

因为达籁在寺庙第一人的地位,故而罗桑图道不仅是日客则地区的大管家,更是对全高原的寺庙具有话语权。

可以说,日夜向佛念经的达籁只管饭来张口,而第巴(管家)罗桑图道则是天然的代理人。

与之在下首的,则是其汗国的宰相。

如此,整个和硕特汗国,其实也是由这四个人构成了权力中心。

此时,年近六旬,疾病缠身的达延汗瘫坐在在椅子,闭目养神似乎在打盹。

这一场兵败,将这位年迈的大汗冲击得够呛。

而同时,达延汗的长子,年近四十的丹增达籁,则兴致勃勃地参与在这场会议中。

“尊敬的大汗,大喇嘛,康国李来亨盘踞拉萨不走,甚至在收集粮草,准备再次进攻。”

宰相蒙科多咬着牙,愤恨道:“其在拉萨肆无忌惮地袭击寺庙,搜刮民脂民膏,可谓是肆无忌惮。”

“绝不能再容忍了,大军必须出发。”

大第巴罗桑图道也附和道:“如今那曲,当雄等地的兵马已经齐聚,士气恢复了许多,正是一鼓作气收服拉萨——”

也不怪他如此在意。

在固始汗时期,其就将左右两藏,也就是拉萨和日喀则地区十三万户百姓献给了达籁喇嘛,使得其成为高原最大的地主。

而高原精华尽在其中,故而达籁喇嘛可以说是执掌政教大权,属于国中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