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军大衣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2170 字 6个月前

盖因为北征的京营,返京,以及边营抽换入京之故,所以许多士兵们积累了大量的财货,在这短时间没进行倾泻。

北京城是纯消费型城市,几乎不生产什么产品,而纯粹的依靠全天下的禄米供应。

文武百官,公卿贵胄们固然消费高,但不过是高端产品罢了,实际上消费的主力却是京营子弟。

二十万京营与十五万边军互相调防融合,让京城四周长期保持二十万京营护卫。

这也就意味着,至少有三四十万的京营家眷都住在顺天府,以及京城四周,保持着澎湃的消费力。

由于家眷的主要收入就是军人的俸禄,不因灾害而减,且因赏赐而丰,极其稳定,是北京城最重要的消费主力。

京营四大营地,其中,北大营在远离京城,百余里的营州,这里距离长城最近,是北京门户。

南大营为卢沟桥、丰台附近。

西大营在玉泉山,保护这座避暑山庄。

至于东大营,则在通州,守护这座京城最重要的粮食集中地,以及交通要道。

所以如果京城发动什么政变,西大营和南大营是最快的,骑兵不惜马力,一两个时辰就能到。

因为其家眷以京城为中心,所以居住不远,即使是休沐日,若要聚集成军,只要上面确定军令,一天内就能聚齐。

“发冬装了——”

在九月刚至不久,丰台大营就开始发放秋装,也是冬装,因为北方的秋天实在是太短了。

一时间,军营热闹起来,人人开始排队,按照顺序去领。

许多人眼睛紧盯着,生怕领到破的,旧的。

作为营正,马卫并不需要亲自去领,他可以拥有一什的亲兵,自然去帮他代领。

他在桌案上摆上酒菜,一个个独酌,倒是很过瘾。

很快,亲兵们就领回来了军袍。

马卫眼睛一瞅,立马就看到了上面的军衔:

一颗银色的五角星。

一瞬间,他眼睛睁得极大,眉开眼笑起来:“格老子的,终于升了。”

在军衔实施如今,管百人的队正一般都是中士,唯有副队正是右士。

同时,副营正、参谋长、军法官都是左士衔,而营正则是上士。

士一级为三角星,缝补在肩上,便于辨认。

而到了校尉一级,则是五角星,都尉为弯月,将军为太阳,而大将军则是同时绣上日月。

也是军中规矩众多,士一级则用铜线,校尉为银线,都尉为金线。

到了将军一级,则是分别用银线绣月,金线绣日,规矩森严。

他去了北海一趟回来,从副营正变为营正,也获得了终身爵:骁勇都尉。

这不是军衔,而是爵位。

骁勇都尉,骁毅都尉,都是为了奖励作战勇敢的士兵,以及不够男爵的底层军官的。

每年能领五十块银圆。

在军中,每团三千人中才有两个名额,分别奖赏给勇士和军官。

也是如此,他才能从上士,一跃为右校,提前享受校尉待遇的。

由此就在军中形成了传统:衔随人走。

顾名思义,军中看的不是官职高低,而是军衔高低。

比如他这个京营的营正,如果撤职了,去到边军任用,就不再是营正,而是副团长,亦或者参谋长。

除非犯下不可饶恕的大错,不然的话谁也无法降低他的军衔。

按照士、校尉、都尉、将军,大将军(只有两个)五等,十八阶来算,他这个右校,乃是从七品,仅次于知县。

“恭喜指挥使——”

一众亲兵纷纷恭贺起来,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衔高低配在军中不常见,一般都会是随缺即补,用不了几个月就会升官。

到时候,他们这些亲兵们也会水涨船高。

作为营正的亲兵,他们享受的是伍长的待遇,而要是副团长后,或者是参谋长,那就是什长的待遇。

这也就意味着,一旦外放,就是什长。

马卫笑了几声,就不再言语,而是看着桌子上的军袍。

在军中,军袍一般是夏冬两式,一式两套。

其规矩森严,如鞋类。

普通的士兵,队正以下,只能穿步鞋,不准穿靴。

士官只能穿猪皮靴,校尉则是羊皮靴,都尉为牛皮靴,到了将军一级,才允许穿鹿皮靴。

他眼前的这套就是两双羊皮靴,样式颇为精美,看着就与众不同。

除此以外,还有长袜,腰带,裤子,内衬等等,堆成了一桌。

虽然他有余钱能做,但哪有朝廷大来的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