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绍武字典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2065 字 6个月前

剩余的八百万石,看上去很多但换算成白银却只有三百万块。

“八百万石。”

秦王眯着眼睛,揉了揉太阳穴:“这些粮食,本王要拿二十万石朝贡(换十万块)。

再送八十万石去京城售卖,换取一些银圆来。

剩下的,一则用于扩建河内城;二则用于修缮国道。”

“第三,则是筹建水师。”

“最后能剩个百八十万,已经算不错了。”

这三件事中,最紧要的莫过于扩建河内城。

狭窄城堡似的河内,在郑氏秉政时,是以军事为目的,周长不过十五里。

顶多只能容纳十来万人。

这对统一安南的秦国来说,是不够的。

故而,秦王和议政堂商议,将河内向外延伸两里至三里,扩建外城,河内城变为内城。

其城,东西长六里,南北宽七里,合计二十六里。

足以容纳五十来万人口。

对于秦国来说,已然是大城。

一同扩建的,还有王宫、内城。

这般,议政堂一合计,总耗费近千万石,徭役五十万人次。

自然而然,就分为三年而修。

面对秦王的感叹,次相毛复则笑道:“如今朝廷正在组建商税司、海关司,到时候赋税将会迈向新台阶。”

“按照大明的效果来看,倒是不错。”

秦王轻笑道。

海关可是他的内帑,他不要求多,一年净入百万块银圆就不错了。

“殿下!”

这时候,这没有存在感的群相阮成,则拱手道:“如今朝廷之银圆,皆仰仗于大明,但银圆贵重,民间怕是用不上了。”

“百姓们一般以物易物,甚少用到银圆。”

“铜钱呢?”秦王一愣,随即拍脑袋:“该死,我忘了咱们这不产铜来着。”

实际上,安南是有铜矿的,但其本来就产量少,多年来的采伐已然枯竭。

如今民间都是以物易物,布匹和粮食为主。

就见秦国,发俸禄不也是粮食?

“纸钱?”秦王试探了一句。

三位宰相义正言辞地拒绝。

这玩意儿不止普通百姓没有好感,就连他们这些当官的也害怕,生怕到时候发俸禄下来擦屁股。

“我国哪种矿产丰富?”

秦王无奈道。

“煤、铁、铅。”

刘观无奈道。

这三样东西,可谓是极贱了。

在大明广东,一斤生铁只要十五钱,铅则更便宜,一斤两三文罢了。

“那就铸铁钱。”

秦王思量再三,决定还是使用铁来铸钱,用铅的话,容易碎成八瓣,一两年就不能用了。

铁的话虽然生锈,但好歹也能用不是?

“宋时倒是铸过铁钱,由于其笨重,故而一铜兑十铁。”

刘观博览群书,顺嘴说道:“如今我秦国虽然缺铜,只能用铁钱了。”

“一斤铁能造多少铁钱?”

秦王忽然问道。

“宋时一贯(宋时一贯七百七)铁钱约重七斤,故而一斤铁能铸百十个铁钱。”

“一斤铁十五文,就值一百一十铁钱。”

“堪为八铁值一铜。”

秦王一琢磨,好家伙,真是够便宜的。

秦国的铁产量大,故而更便宜,十铁一铜。

“不行。”

秦王抬头,沉声道:“朝廷铸铁钱,样式要精美,定制五铁一铜。”

“殿下,怕是民间瞅着有机可乘,大量彷制恶钱……”

阮成连忙道,脸上满是忧虑。

“管不了那么多了。”秦王随意道:“如今民间乏钱,不用铁钱又能如何?”

“秦国湿热,粮食保存不了多久的,铁钱在所难免了。”

“罢了。”

秦王忽然摇了摇头,无奈道:“本王去求父皇,舍下些许的工匠,弄个冲压水锻一类的精细活,到时候彷制的就少了。”

这时,他心中倒是有些烦躁。

独享一国虽然威风,但狗屁倒灶的事一大堆,真是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