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冲击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2170 字 2023-03-27

因为任何事情都是一体两面。

某种意义上来说,大量的民间士绅,官吏因为卖官之事,绑定在了大明的战车之上,这对于统治来说是十分有利的。

因为士绅阶级属于地方上的富裕层,再加上民间流行的以邻为壑,厚待乡民的传统,使得其威望极高。

当这些具有威望的人全部认同大明时,民间所谓的造反,根本就没有发展土壤。

就像是在清朝,乾隆年间买官鬻爵之事不绝于耳,甚至朝廷光明正大的去卖,明码标价,例如李卫。

这样一来的好处就是,那些有钱而无文才的土豪们,将全心在大清,不会理睬那些天地会,亦或者反清复明组织。

没有读书人参与的造反,根本就成不了大事。

例如白莲教起义和太平天国,只能横行一时,根本就后继无力。

同时,这些有钱人将会与读书人形成竞争关系,从而让汉人极度内卷,一个官位后面四五个候补。

官员们则满心思捞钱,对于皇权根本就没有威胁。

最明显的是,在明朝,地方上知县大部分由举人、监生充任,堂堂的进士则十不存一。

而在清朝,就连进士都得候补,虽然是老虎班,逢缺必补,但是也要等,花钱。

进士的含金量极大降低。

「有好的方面,有坏的方面。」

朱谊汐呢喃着,想起满清的操作,着实让他哭笑不得。

你可以说乾隆好大喜功,乾隆禁锢思想,贪财好色,但人家的统治艺术,手腕,已经处于巅峰状态。

又能捞钱,还能稳固统治,加强皇权。

一时间,他竟然有些恍惚。

到底应该改不改呢?

「只能加强补丁了。」

朱谊汐沉声道。

对于地方上的三老位置,巡防营和京营,形成了竞争关系。

在数量上,两者不相上下,但巡房营属于地头蛇,天然的就处于优势地位。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中央和地方的博弈。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学习科举,施行分肉政策。

既,原本的三老中,乡老主持诉讼教化,由地方德高望重的老人担任,曹林能够主持分配的,只能是乡长、乡警。

这两个官职,则适应地方举荐和中央委派。

皇帝立马让朱谋过来,诉说着自己的想法:

「但凡担任乡老之职的,必须要严厉规则,条件,只有满足的才能获得举荐。」

朱谋赞同,立马琢磨出了一套标准:「乡老除了德高望重外,最要紧的就是年龄,因为德高望重根本就没有标准,而年龄则是摆在那的。」

「首先,必须得年满六十;其次,必须采取轮换制,同一个家族不能连续出乡老。」

「那乡长呢?」皇帝也懒得动脑子了,直接问道。

「乡长自然依旧还是老样子,由都督府举荐,吏部审核,发任。」

朱谋闪过一丝尴尬的笑容,对于吏部出了如此大的岔子,他实在是无脸见皇帝。

「不过,乡长则年龄上,必须年满三十;且在官职上必须是队正以上。」

「最后,其服役年限,必须满五年。」

「其余的识字,体态端正等,一如既往。」

说到这里,他则沉声道:「如果按照分配法,吏部可行乡长,而县衙则举荐乡警。」

「知府负责审核。」

「标准与其一样。」

经过这样一番的更改,三老的选拔也就正规了许多。

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要官职满足了,就能获得举荐。

朱谊汐满意地点点头,朱谋的能力一如既往地出色,尤其是执行力,非常值得信任。

这要是赵舒,赵首辅,肯定先来絮叨一下三老的重要性。

「不过,体貌端正则罢了,」

皇帝笑了笑,随口道:「军中有几个相貌好的?况且,能够退役的军官,基本上或多或少都受过伤,有所残缺。」

「脸上有伤疤,断手的,不在少数,咱们应该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