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战罢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2160 字 2023-03-27

那么问题就来了,明军为什么不提前北上?

首先,喀尔喀诸部不信任明人,他们生怕明人假道灭虢,把土谢图汗部灭了。

其次,明军也不想徒劳地为蒙古人拼命,因为这并没有好处,而且还祸患无穷。

因为距离遥远,一旦抵达草原之后,民军的后勤将会依赖于喀尔喀蒙古诸部,命脉被要挟,岂不是任人鱼肉?

“传我军令,命大同府尽快输送钱粮入归化——”

“命吴三桂带领一万骑兵,北上接应尊圣法王(哲布尊丹巴)。”

陈永福不断地吩咐着,为即将到来的接应做准备。

没错,大明从上至下,都不认为蒙古人能打得过满清。

用一句话来概括:英勇善战的骑兵面对火枪时,也得低头认乖。

狠狠用火枪教训过满清后,明军上下对蒙古了如指掌,其绝对不是满清的对手。

由此,朝廷制定的策略就是:

在归化城附近驻兵,以接应尊圣法王之名,伺机北上,与满清对阵。

击溃其军最好,再不济就是平分秋色。

如此,喀尔喀蒙古诸部,必然会屈从大明。

因为大明是无法吞噬掉漠北的,只能羁糜,而满清确实是吞并。

被满清教训一番的草原部落,别无选择。

此时,图们河畔,正在展开一场规模空前的决战。

扎萨克汗部与土谢图汗部联合诸多封建主,合兵十万,以逸待劳地准备应对满清。

虽然喀尔喀蒙古由三大部落组合而成,但到底不是统一的部落,所以三大部落之下,还有大量的散居部落。

例如车臣汗部的汗帐虽然被掳掠,但大量的附属部落以及支系,却不得不为投靠土谢图汗部,联合出兵。

如今其他本就无关大小部落,被裹挟出兵,虽然士气不咋地,但规模上看却是让人心头震撼。

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与扎萨克汗诺尔布,两人并肩而站,眺望着远处如同乌云一般的满清兵马,又回首看着己方大军,一时间雄心万丈。

“当年成吉思汗征服天下,其麾下的兵马也不过如此吧?”

察珲多尔济忍不住感慨道。

一旁的诺尔布则忍不住白眼:“时过境迁,当时成吉思汗手下有木华黎,哲别,速不台等名将,咱们什么也没有。”

“即使什么也没有,但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察珲多尔济神情自若,看上去颇为得意。

诺尔布则心生悔意:“听说卫拉特蒙古被明人拿下了,我应该去漠西投靠,到时候肯定能分几块牧场……”

“不过幸好的我部落距离库伦很远,到时候直接逃回去,带着部落遁走——”

随即,他瞥了一眼察珲多尔济,心中则羡慕道:“这下子把部民都迁移到靠南的位置,即使兵败了,也能逃到绥远。”

“谁让他手里握着一张哲布尊丹巴呢?”

“大明皇帝不看僧面看佛面,日子也不会太差。”

而缓缓逼迫的中清军,见到齐整以待的蒙军,顿时喜出外望。

此战,济尔哈朗担任主帅,泥堪、勒克德浑、图赖、鳌拜、满达海、博洛等大将听从,洪承畴为军师辅佐。

显然,清军已经是精锐尽出,不顾及后果了。

济尔哈朗年岁日长,胡须斑白,几乎快骑不动马,舞不动刀了,但多年的威望下来,所有的骄兵悍将都俯首帖耳,这是洪承畴做不到的。

即使他多次立功,但汉人的身份却拘束了他。

“蒙军衣衫不整,铠甲不至一成,火器寥寥无几,此战我军必胜。”

济尔哈朗骑在马背上,略显佝偻的身躯隐藏着巨大的能量。

见到蒙古人真的不逃,反而直接作战,这让他喜出外望,浑身立马散发着惊人的气势。

他的一声鼓动,麾下众将纷纷点头,双目放光。

洪承畴则瞥着众人,心中颇有几分别扭。

无它,他明白这群人想的是什么。

犹如当年瓜分布里亚特蒙古那样,直接瓜分扎萨克汗部、土谢图汗部,如此一来,整个漠北草原将会成为八旗贵胄们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