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治水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2153 字 2023-03-27

女人结婚的差距后就那么大吗?

「好了,逗你们玩的。」贾史氏这才收敛起笑容,然后从腰间的荷包中掏出一对护身符,交给了史鼎、史鼐。

「京中疯传出兵的时候,我就知道咱们家必然会出动,我的两个哥哥怎么会耐得住寂寞?」

「这是两天前为你们求的护身符,好好戴着,平安归来……」

京营二十万人,其中的消费力,堪比二十万户中小地主。

甚至比地主都强。

地主们因为吃喝拉撒都依靠着土地,所以购买力并不强,而京营则不同,他们基本上都是脱产军人,一切的柴米盐油都要花钱购买。

同时,近七成的京营兵卒拥有勋田,每年或多或少都有所补益,再加上每月两块银圆的月饷,京营二十万子弟的生活强上大明大部分人。

可以说,在绍武年间,京营子弟是幸福的,富裕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京营此时此刻算是大明最忠诚的一部分人了。

出征在即,即使军中补给辎重较为完备,但京营家属们还是采购了大量的杂物过来,保障其途中安全。

金疮药,鞋,是最受欢迎的两项东西。

金疮药自不必提,在战场上医疗资源总是紧张的,这东西再多也不会嫌少。

而鞋,则是战场最不起眼却又最重要的东西。

所有人对待战争,第一眼永远看的是着甲率,然后就是粮草补给,但实际上,鞋的损耗极大。

在每天三十里的赶路中,草鞋只能坚持三天,步靴只要持续十天就会被磨损殆尽。

所以,古代大军一旦向南行军,赤裸脚底的军队立马就会遭受重创,南方的草地遍地是危机。

大军自然也不可能无限量供应鞋子,只能让士兵们多带几双,以免影响到作战。

京中持续地酝酿,不过草原上倒是出现了难得的景象。

由此,反而印证了一件事:今春,两军不会开打。

饿了一个冬天的牲畜,急需要草料补给,骏马也掉膘,现在这不是一个作战的好时候。

显然,满清也明白,这时候作战即使赢了也是惨胜,掉膘的战马一年都不一定能养回来。

这真的会便宜到明人。

由此,京营出兵也就不急于一时,开始有条不紊得进行着。

就这样喧闹了一个多月,直到三月初十,三万骑兵,两万步兵,好整以暇地向西北而去。

他们将迈过内长城,跨过张家口,抵达归化。

从星罗棋布的村庄原野到点点蒙古包,白色成片的牛羊,这是战略性的一步棋。

而紧随其行进的,则是三十万民夫的转运。

坦率的来说,十万民夫是无法应付五万大军的,所以内阁又不得不加急征集了二十万人,直接付出了一百五十万块安家费。

代价极其昂贵。

而真正意义上背负运输重担的,则是牛。

没错,就是牛。

草原上的迁移,逐水草

而居,实际上担负主力的从来不是马,而是牛。

牛对于农民来说是命根子,对于游牧民族来说,也同样是命根子,因为蒙古包就在牛背上。

这次从察哈尔、绥远两地,征集了五万头牛,以及两万牧民。

毫不夸张的说,一头牛能背负五石粮食,五万头牛就是二十五万石,扣除一些路上吃喝损耗,抵达归化后,起码能剩下十万石。

而三十万民夫,则分段且接力而行,省得路上被累死,也能节省点粮食消耗。

保守估计,从北京城运一百万石粮食过去,抵达归化后,一千里的路程,最多剩下二十万石。

一比四的损耗。

内阁作出预估:若是战争持续到年底,朝廷仅仅是粮食上,就会支持近千万石。

好家伙,要是没点库存,直接就空了。

这也难怪汉武帝时期,打完漠北之战,整个国家就十室九空,百姓都逃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