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士绅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2153 字 2023-03-27

兄弟二人赶来时,已经是遍地是人,但是没几个喧闹的,基本是一脸肃静。

张岱高祖父是嘉靖二十六年的进士,曾祖父是隆庆五年的状元,祖父是万历二十三年的进士,叔祖父是万历四十一年进士。

只有父亲张耀芳和他比较丢人,只是举人出身。

也正是祖上如此厉害,他们的位置在前列。

六十岁的张耀芳坐在主位,见到两个儿子来了,眼神不善地盯着张岱。

后者只能讨饶,才作罢。

其叔祖父张汝懋如今已然致仕,七十来岁的年纪高坐,对于张岱笑了笑,他已经成了族长。

又等了半个时辰,所有的人都到齐了。

张汝懋这才开口道:「今天我要说下减租减息的事,去年朝廷颁发谕旨,要求地方减租减息,不得超过三成。」

「此乃仁政,大明上下谁敢言否?」

「老夫为子孙计,早就改变租赁,但还是有些人,不守规矩。」

说着,他双目圆睁,在孙子的搀扶下,高声道:「若是被人举报了去,子孙三代不得科考,为了些许的蝇头小利,就自子孙亲朋而不顾,真应该把心挖了去喂狗。」

「你自己也就罢了,这可是坏了咱们张氏的名声,到时候如何婚嫁?」

「祖宗辛苦积攒的声望,可不能被毁了。」

「及今日起,谁要是再违背法令,就逐出张家,不列族谱——」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

逐出张家,没有了宗族的照应,求学,做生意,乃至于婚丧嫁娶,都会受到极多的影响,甚至会跌落至奴仆。

族中进士举人不胜枚举,就连知府都不敢放肆,这么多的好处,谁想离开?

张岱则将纸扇拍手,赞叹道:「叔祖这一招高明,为了张家的声望,些许的小利可要不得。」

张岷则轻声道:「是高明,但对某些人来说,这可是受苦。」

「在浙江,咱们张家顾及声望,收了租金都是五成,中规中矩,少了两成,可就没了近一半的收益,可不得难受。」

张岱闻言,为之一愣。

像他这样的大户人家,光是凭借着张家的声望,就能赚起大量的钱财,租金不算什么。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确是根本。

「看来双减,在咱们南方,阻力颇多啊!」

「那可不是,政策是好政策,关键是难施行。」张岷叹道:「希望不是虎头蛇尾吧!」

接下来,张汝懋则颤巍巍又道:「如今,县衙发来了文书……」

说着,另一人则站出来,朗读着县衙发来的文书,随后又招呼读书不多的人,开口解释道:

「凡是家中有功名的,就不

能在三世同堂,父子同居了,得分出来,另立门户——」

「那没功名的呢?」

「还是老样子——」

「那岂不是离开投醪河?」「无需如此。」

「就是分家——」

读过书的基本上没怎么发问,读书不多的倒尽是问题。

张岱对于《大明公报》长期订阅,早就明白了缘由根本。

虽然说父母在不分家,但朝廷却要求有功名的人家必须分家,另算一户。

这不只是家产分割的问题,还代表着户籍,名义上,他跟兄弟们,不再是一家人了。

议论到了最后,有功名的都留了下来。

粗略一看,秀才加举人,竟然有二十余人。

虽然是三五代人的集合,但也足够彰显张家的可怕。

「你们都明白,朝廷谕旨不可违背。」

张汝懋沉声道:「只是到县衙注写户籍黄册罢了,虽然不去,平日里倒是没什么,但你们都是有功名在身。」

「迟早是要走官场,举业,若是被人拿了把柄,可就不好了。」

「还是去吧,都去。」

每届秀才一县才二十人,在浙江这样的地方,几乎是上百人抢一个名额,竞争压力极大。

他们倒是不害怕衙门,但就怕对手举报。

要是因为这点小事,就导致举业受阻,官道被截,这就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