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所谓士绅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1138 字 2022-10-31

网上传闻海瑞是清官而对国无利,所以得出清官无用论,实在是居心叵测。

海瑞当年清理豪强,疏通吴淞江,抑制土地兼并,广审诉讼,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才是真正的好处。

“所以,对于朝廷来说也是简单,如今赋役合一,对于士绅们的优免形同虚设,正该罢黜其优免条例,一体收税。”

皇帝兴奋道。

当年的一条鞭法,就是将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按时纳银即可,但后来变更为纳粮也是一样。

“陛下,优待士绅乃是国策……”

赵舒见皇帝有些不对劲,立马劝说起来。

您也当了几年皇帝了,怎么还那么幼稚?

一听这话,朱谊汐笑容立马凝固,陷入到了沉思。

俗话说,存在即合理。

难道大明300年来,十几位皇帝都是聋子哑巴,不知道其所谓的优免的猫腻?

不,他们肯定知道。

当优免条例正式颁布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朝廷迫于无奈,只能限定范围,约束士绅们肆无忌惮的行为。

但聪明的嘉靖只想修仙,水平能力足够的万历,却只想着宅在后宫,只能妥协。

见皇帝还在纠结,一旁的张慎言只能轻声道:“朝廷的根基,在于士绅。”

这一句话,点明了根本。

其实也可以反着理解,能颠覆朝廷的,只有士绅,读书人。

中国太大,财政养不活大多的官吏,归根结底,还得靠地方自治。

想要马儿跑,就得收买,拉拢。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隋唐时期的门阀选官,宋时不抑制土地兼并,再到明清时期的钱粮优待,这些都是朝廷对读书人的收买。

到了后来,为了不受制于其人,天朝并没有选择收买,而是只是替换。

天朝大规模普及夜校,进行扫盲,就是为了农民、工人成为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