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那些签了契书返乡,却还是一门心思搞钱,学了医术跑路去坐馆的,就得承受下压力了:早有一纸官方文书送到他家乡去了,要是不怕全家在故乡抬不起头,不怕爹娘被人戳脊梁骨,就都得履行合约。

真有头铁为了钱什么也不顾的,也正好抓两个典型,给旁人看看后果,才知道违约的下场。

如果说契书是大棒,那么林姜还准备了胡萝卜。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才是最保险:她特意设立了培训后回村传医的奖励制度。

只要该村医回去,将医术传给村中其余子弟,再带着徒弟上京通过一场基本考核,就可另外领一笔‘传授医术’补贴,连路费都给报销了。

在这个封建社会,或许她没有办法改变最好的大夫都为帝王家服务这个事实,但她起码能尽自己的力量,把在民间的大夫吸纳进入她的医院,进行下系统培训,再还给人民群众。

秦院正听完了她的整个计划,很是欣慰,老眼中泪光盈盈:“若真能推行下去,让各地医生来京城好好学学常见病的诊治,少些庸医滥诊,就是无数百姓的福气了。”

林姜给他倒茶:“您老好好保养,会看到那一天的,况且这项大事,且少不了您老人家的带领呢。”

反正秦老在家也急的骂人,与其只骂自家人,不如出来训一训基层大夫,造福下民众。

秦院正连连点头:“你放心,我这把老骨头还是能顶用的。”

这样造福病人的事儿,他必然会尽力而为。至于将来大周天下医道的昌盛,他看不看得到没关系,他只看着林姜年轻的脸庞,就有无限的希望。

或许是十年,或许是三十年五十年,她还这样年轻,只要她一直坚持着做下去,那就终有开花结果的一天。

至于医馆的考核,林姜也早就准备好了,一场笔试一场面试:林姜负责出笔试题——有请六万三千道考试宝典出山。这考试宝典不能白买,考完她正好用来考旁人。

过了笔试的人,再由秦院正负责面试,用他老人家灼灼目光来面试,选出合意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