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赞许地看他,“不错,这确实是个方法。”

没多久,十二就收到了这份名单,按照名单上的一一去讨债,果然很顺利,他们确实不敢拖着不给,哪怕变卖一些产业,也要把钱换上。

雍正可不像康熙那么讲究名声,抄家皇帝的名号已经叫出来了,他们哪里还敢反抗?

有了开头,一些原本只是随大流借钱的朝臣们,也陆陆续续还了。

这些人大部分是汉臣,因为不好叫自己成为异类,所以也象征着借了一些,都不多,加起来也不过二十几万两。

真正的大头,其实还是宗室王爷,以及满人官员。

直亲王早在离京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了足够的钱,交给福晋,让她看着还。

直亲王福晋虽然身体不好,但这种消息也一直留意着,听到了风声,就让府里的管家拿着银票去了内务府。

随后就是理亲王,他从没缺过钱,借的也不多,只有五万两。

上面大哥和二哥都还了,其他人肯定也要跟着啊,但他们不像大哥二哥那么宽裕,也没借多少,还起来比较容易。

这些个阿哥爷,花起钱来大手大脚,虽然不至于用光,但拿出这么多银子,也确实捉襟见肘。

就比如诚亲王,他喜好风雅,不仅时常花大价钱买各种珍稀古玩字画,府里还养了好些幕僚。

这些人不是来给他出谋划策的,而是陪着他吟诗作对的。

再加上后院的女人,府里的孩子,诚亲王一向是手松的,钱借到没多久,就陆陆续续花出去了。

他也知道这些钱借了是要还的,可耐不住手松,就是存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