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九章 慈悲不小

无禄大师还吟诗一句,来表达自己心中原本的杨清源。

“今日一见,没想到竟是这样一位光风霁月、翩翩公子。”无禄大师对于这位杨清源杨大人,不吝美词,满是夸耀。

人家一来就要解决这些孩子的户籍问题,分明就是大好人啊!定是普贤寺的那些秃驴诬陷于他的。齼

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

这是万古不易的至理。

无禄虽然没有吃杨清源的,拿杨清源的,但是收的好处远不是吃的、拿的可比的。

师妃暄奇道,“无禄师兄,他可是道门中人,佛门大敌?”

“这么佛门、道门分得这么清楚干什么?!我佛门自然是导人向善,但道门难道不是一片慈悲之心?贫僧也曾听过道门的十二愿,词词句句尽是大慈悲。”

道门十二愿:

一愿风调雨顺,二愿五谷丰登。齼

三愿皇王万寿,四愿国土清平。

五愿民安物阜,六愿福寿康宁。

七愿灾消祸散,八愿水火无侵。

九愿聪明智慧,十愿学道成真。

十一愿诸神拥护,十二愿亡者超升。

道门子弟口诵而心维、奉道而行之。

“不仅仅是我们佛道两门,儒门教义不过是‘忠恕’二字,只要有一颗慈悲向善之心,是佛,是道,是儒又何必分得这么清楚呢?!”齼

无禄和尚语言朴素,但若是杨清源在此,定然会感到熟悉,这个不通武艺的和尚刚刚说出的那番话,竟然和真武道尊在武当山上所言有几分共通之处。

师妃暄闻言若有所思,随后嫣然一笑,继续投入到照顾这些孩子的工作之中。

而杨清源此时则是拿着金陵六扇门的情报,看着这位无禄和尚的生平。

无禄本名吴禄,出身于扬州的通州郡,没有人生来就愿意遁入空门,吴禄也是一样的,不过短短的五年时间,吴禄的绸缎庄便在扬州开得风生水起,甚至向着徐州、越州发展生意。

到了成家的年纪,吴禄依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吴禄遵从他父母定下的婚约,两人结婚后有了一个女儿。

吴禄曾许愿,如果孩子健康出生,他愿意在五十岁之前遁入空门,与青灯古佛为伴,没想到一语成谶。

后来孩子果然很健康,但是仍旧没有促进吴禄和妻子的感情,两人最终选择了和离,或是为了还在佛前许下之愿,或许是因为感情的打击,也或许是他厌倦了名利场上的尔虞我诈,三十五岁的吴禄选择到普贤寺剃度出家,法号无禄。齼

在意外之中,无禄和尚发现了普贤寺中的长生牌许多都是为了孩子所立,发现了那些堕胎祈福的女香客。

在无禄眼里,堕胎就是杀生,而很多女香客之所以选择堕胎,往往与世俗有关系。

而无禄乃是出家之人,以为自己不理世事,不沾红尘俗世,便决定帮助这些女香客,让她们将孩子生下来而不是堕胎,多年的商场经营让他有能力来实施这个想法。

他花钱在金陵之中买了一处幽静的宅子,在这里设立了护生之居,来安置这些女子。

随着他救的孩子越来越多,事情也发生了变化。

作为一个出家人,无禄整天和一些怀孕的女香客在一起,并时不时地抱着孩子来去匆匆,实在是有损寺庙的名声。甚至很多人认为,女香客怀的是无禄和尚的孩子,而这个普贤寺的和尚是个

为了挽救寺院的声誉,普贤寺的方丈最终选择将无禄和尚从普贤寺的除名。齼

虽然被普贤寺除名,但是无禄和尚没有停下自己的行为,无禄和尚自立门户,他将原本宅邸旁无人问津的万善寺遗址买下,扩建了自己的护生居,继续自己的护生之行。

杨清源看完之后,放下了这份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