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 城内严查

“卑职,必不负大人所托!”

虽然杨清源已经不是大理寺的最高长官,但是这些大理寺的老人还是习惯性地称他为“大人”。鷿

而像苏有明这样,大理寺刑律学院毕业的人,在闲暇之时,会称他为“山长”,但工作的时候,还是要称职务。

……

将两案并案之后,交给了苏有明处理,杨清源则专心于寻找那个研制毒种的毒师。

最近的三日之内,金陵城内的感染者还是在大幅增加,感染的区域也在扩散,这说明下毒之人必然还在金陵城内。

杨清源有六成的把握,这个下毒之人就是研制毒种的那个毒师。

从当日捕头刘立、冯威两人的证词来看,当日他们发现地窖之时,那个毒种其实还没有完全研制完毕。

只是郭靖、杨过带着东海水师的到来,让他们不得不离开岛屿,其匆忙程度让他们连地窖之上的尸体都没有收拾。鷿

这个毒师虽然毫无人性,但是其研究天赋确实是一绝,能将毒、疫、蛊三者融合,制造出了大规模生物杀伤性武器。

不过这种研究型的人才,对于自己的成果必然是十分重视的。

对于一个不成熟的毒种,他必然会亲自参与下毒以方便数据的记录和日后的改良。

而金陵城,十日之前已经被封闭了,他必然还在城内。

这个时候,杨过提出了一个问题,“师父,虽然城门已经封闭,但是这下毒之人必然也是一个武功高手,其武功应该在元化境,以他的身上完全可以越过城墙,离开金陵。”

杨清源点了点头,“你说的有点道理,但是不完全对!”

“……”杨过眨巴眨巴眼睛,完全没有了之前小杨宣抚使的风范。鷿

“很简单的一个问题,过儿,如果是你,能不能在不惊动人的情况下从城墙攀出金陵城?!”

“……”杨过虽然是杨清源的弟子,也学了不少杨清源的轻功,但是他只追求速度,要他悄无声息地从金陵城墙攀出去,实在是为难他了。

“金陵的城墙,高于逾五丈,一般江湖中人想要攀登这样的城墙必然需要借力。我相信下毒之人有能力攀墙翻出金陵的能力,我也相信血河宗的人能闯出金陵城,但我不觉得他们能无声无息地做到这件事情。”

从金陵城的感染者大幅增加这件事情来看,至少三日前,这个下毒者还在金陵城中。

但这三日内,金陵的城防、巡检再次加强。

可并没有任何有关夜间异常及有人硬闯的记录,所以这些人多半还在金陵城中。

“而且,他们现在应该藏身于金陵城东。”鷿

杨清源拿着一支笔,在金陵堪舆图上画了一个圈。

最近三日,城东出现了大批的感染者,而前几日却没有大幅出现,说明这毒种是最近才被下入城东的水井之中的。

若是换了平常,杨清源不会做出如此简单的推断。

但现在的金陵城已经按照东南西北四块区域进行封禁,防止人们相互感染,血河宗的邪徒一旦频繁地更换住所必然会被人发现。

金陵城中所有的客栈,都被杨清源征用,除了少数住人之外,大部分都改造成了隔离的居所。

而各坊市也在排查和登记,在这种情况下要找到一处落脚之地不容易,故而他们不可能乱窜。

“师父,我去查!”鷿

杨过起身就要去查,杨清源右手微微一抬,示意他少安毋躁。

“当然要查,但是金陵城东为百姓聚居之地,少说也住了有七十万人,你怎么从七十万人中找到他们呢?!”

七十万人之中找人,这简直是大海捞针。

杨过愣了一下,倒不是他不够聪明,只是他早早离开了大理寺,加入了天策军,此后一直效力于大周军方,已经很久没有处理过大理寺的查案之事了,有些不适应大理寺查案的思考逻辑了。

在深思熟虑片刻之后,杨过开口道,“师父,可以先从城东的常住居民入手。金陵城中有居处的百姓,必然在金陵户曹处有登记。就从这些入手,看看有哪些人是外来的,这是其一。”

杨清源点头示意,“继续。”

“然后就是查最近来投亲访友的人,我大周投亲访友是需要路引的。”鷿

因为信息、交通落后,大周的地方治理能力自然较弱,为了加强控制,所以朝廷便限制了百姓的无故流动。

凡人员远离所居地百里之外,都需由当地衙门发给一种类似介绍信、通行证之类的公文,叫“路引”。

若无路引或与之不符者,是要依律治罪的。路引实际上就是离乡的证明。

“根据路引去查,看看最近城东有多少探亲访友的人,仔细核对记录,这是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