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 桐山?

不只是山珍海味,这土渣烧饼杨清源也能吃得很开心。

“侯爷如何?!可曾有什么发现?”一众捕快见杨清源回来了立时都围了上来,询问结果。

杨清源细细地吃完了手中的烧饼,然后拍了拍手,“什么都没有!”

“不对啊!这地图显示的就是前方啊!”那个负责看地图指路的捕快急了。

“没说没房子,而是没人!”杨清源手一招,真元便将一个水袋引到了他的手里,然后喝了起来。

“哦!我还以为走错了呢?!嗯?!没人?!”带路捕快突然意识到事情不对。

“侯爷,您说没人?!”

“对啊!”杨清源喝完水用手擦了擦嘴,完全不在乎什么形象。

“这……”在场的众捕快都沉默了。

这村子的卷宗和简介他们都是看过的,去年的赋税可是一分没差,完完整整地交到了州里。

但是这个村子连人都没有了,谁交的赋税?莫不是见鬼了?!

其中资历最老的捕快名为赵承材,是大理寺刑律学院一期生,算是目前大理寺中的老资格了。

他皱着眉头说道,“我以为是有人在替这个村子的百姓上交赋税。”

“那是谁呢?!他又为什么要这么做?!帮他人缴纳赋税,总该有个目的吧!”引路捕快名为李平川,就是益州人士,他主要是负责擒拿追捕的,对此感到不解。

杨清源看着他们的讨论没有插话的意思,这些被带出来的捕快都算是大理寺中的好手,不需要他来主导。

若是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要他来说,那就是自己的失败了。大理寺刑律学院变得没什么意义了。

赵承材看了杨清源一眼,见他没有开口的意思,便继续说道,“我以为这是为了掩人耳目,众位都知道,赋税乃是朝廷大事,也是各地官员的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若是这个桐山村的赋税,长期拖欠,那必然会引起郡县户曹的注意,进而派人前来催缴税款,此地虽然地处深山之中,但也免不了有催缴赋税的胥吏来此……”

说到这里所有人都已经明白了,所以有别有用心者将这个村子的赋税如数缴纳,再加上他地处偏远,连催缴税款的胥吏都不来了,其他官府中人就更不会来此了!

“所以这个桐山村觉得有不能对外人言的隐秘。”

杨清源听着表示还不错,大理寺毕业的优秀学生,都是带脑子的。

“我刚刚进村之时没有仔细搜,只是看了几间村口的民舍,具体的,需要你们跟我一起去搜查。看看有没有留下什么蛛丝马迹?”

“是!”

所有人结束休整,向着桐山村而去。

“所有人都要小心行事,即便是没有机关消息,也可能会遇到蛇虫鼠蚁,都打起精神,不要放过一个角落。”

“是!”

搜查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特别是大理寺刑律学院出来的,他们的搜查都是极为细致的。

大周从不缺智者,自从杨清源提出的痕迹检验的概念之后,这一门刑侦学便不断被扩充,现在其中佼佼者甚至已经不逊色杨清源这个蓝星人。

这桐山村并不是个小村子,登记在册一百二十四户,人口五百十二人。

这村中有近一百五十间民舍,搜查起来也不是一个小的工作。

杨清源这次只带了三十名好手,平均一个人要搜查五间。

花了一个半时辰,众人才完成了大体的搜索任务,来到村中的一处开阔地集合。

“结果如何?!”杨清源坐在一个石墩上,开口问道。

赵承材已经将部分的结果做了汇总。

“启禀大人,所有民房皆已经搜查完毕,确认此地已经无人居住,亦无任何家禽牲畜,搜查之时,房屋之中结有蛛网,家具之上积有厚厚的浮灰。同时,弟兄们还差了这些民居之中的米缸,有一百十七户的家中,都存有余粮,有部分被老鼠所偷食,

但是米缸之中剩余的米都已经霉变,此地应该已经有三到六个月没有人居住了。”

赵承材顿了顿,“同时也可以看出此地居住的百姓并非自愿离开此地!”

不管是盛世还是乱世,粮食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都是命根子。

在刚刚的搜查中,几乎每户人家的家中都有余粮,甚至有一家有整整十缸大米,存于干燥的库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