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后续(三)

张三丰是道门当代道尊,而王重阳就是上一代的道门道尊,再上一代是庄晓梦的师父,天人宗的北冥子。

杨清源之前虽然推测这神秘人物是道门中的某位宿老,但是没猜到是王重阳。

直到看见王重阳桌上的删改的《重阳立教十五论》,才确定下来。

“当年我和你师兄打赌,两输一赢!然后他接任道尊之位,而我则在此守护大周皇室。”

由于时间线的改变,他的年纪远大于其余四绝。王重阳也是法天象地境中的绝顶存在。是北冥子之后,张三丰之前的道门第一人,也是天下第一人。

这也证明了当前道门的强大,连续三人道尊,蝉联了天下第一的名号快一百二十年。

在知道王重阳在此的原委之后,杨清源问出了他想问的问题。

“当日朱瞻坤弑君之时,前辈可在此?”

王重阳点了点头,“老夫在此!”

“那前辈为什么不阻止!?”杨清源的语气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激动。

太宗皇帝原本可以寿终正寝,却死在自己儿子的手上,他不该有这样的结局。

王重阳摇了摇头,“天子内部的皇权斗争老道不参与,反倒是那一日,你杀入皇宫之时,老道该出手的。”

安装最新版。】

“那前辈为何不出手!?”杨清源有点好奇。

王重阳不可能看在张三丰的面子上就冷眼旁观。

“这是太宗文皇帝的后手。”王重阳也是唯有感慨,对于太宗,他还是佩服的,确实是个好皇帝。

“后手?!”

“在朱瞻坤发动宫变之时,太宗皇帝就已经知道了,但是当时他已近油尽灯枯,重疴在身,卧于榻上,对于皇宫的掌控力大不如前,没法对于朱瞻坤的宫变做出及时的叛乱。有平乱之智,却无平乱之力。故而只能留下了后手,也就是那个陈老太监。”

杨清源知道王重阳说的人,这位陈老太监曾经是先太宗文皇帝的玩伴,自幼陪伴太宗文皇帝,文皇帝登基后,他更是狠下心给了自己一刀。后来他因为身体不好,经太宗文皇帝念其功劳便许他在宫中荣养。

杨清源攻破皇城大门之时,他就曾经遣人带路。

“这个陈老太监也是宫中少有知道我存在的人,他带来了文皇帝最后一道旨意。”

王重阳目光莫名地看向杨清源,这道旨意,他现在还觉得离谱。

“若有一日,于延益或者你杨清源起兵清君侧,请老道不要阻拦……”

当时王重阳还不太理解太宗下此圣旨的目的,直到杨清源起兵政变的那一晚。

杨清源闻言眼神之中已是晶莹。

“多谢前辈解惑。”

杨清源没有在此停留太久,在了解了当日政变的大致情形之后,杨清源便起身告辞了。

此时,天色将晚,刚刚出宫城的杨清源缓缓地走在了神都的大街之上。

随着帝位落定,原本的宵禁也开放了一些,直到亥时中,大概是晚上十点左右的时间,巡防营才会清街。

巡防营原本不过是巡防神都治安的军队,但是现在杨清源谨慎起见还是让最值得信任的四武营分别担任巡防任务。

四武营是原天策军精锐游龙骑抽调整编的兵马,但是杨清源此次兵变的基础所在。

杨清源安步当车,一路感受着人间烟火之气,刚刚心中的阴郁之气也散去了不少。

抛开其他不论,在历史之中纵向比较,当前的大周也算是盛世了,这是太宗文皇帝二十年如一日的宵衣旰食留下的弟子!

但这个盛世可以更好!

在吃了一碗排骨面后,杨清源的心情愉悦了起来,买了两串糖葫芦,一屉包子,慢慢地向着大理寺的方向走去。

领悟了画中人的杨清源虽然不能和张三丰那般一步千丈,但是简单缩地成寸还是能够做到的。

大理寺原本离宫城还有不少距离,但是在杨清源的身法之下,不多时便到达了大理寺的门外。

刚刚回来的杨清源,恰好碰上了一个黑衣仙子带着一个白毛萝莉。

正是白日和韩苏觅前往追击小老头的柳望舒、庄晓梦二人。

“杨兄!”

“师兄!”

原本以她们二人的洞玄境的修为,百步之内的风吹草动都瞒不过她们的灵觉。

但现在的杨清源已入法天象地之境,有得三分自然之道的神髓。所以庄柳二人反而没有提前察觉到杨清源的存在。

两个人一先一后地跑到了杨清源的身前。

谁先谁后,那没有丝毫的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