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初战告捷

但是庆功宴的主角,于延益却带着郭靖来到了城墙之上。

或许是因为两人相性也挺合的关系,于延益和郭靖虽然认识不久,但是相交甚笃,颇有忘年交的迹象。

“于大人是在担心建奴后续的主力大军吗?”

郭靖只是外表木讷了一些,在军事上的见解不是一般人所能及的。

于延益点了点头,“郭贤弟,你在元蒙的时候和后金交过手吗?!”

郭靖因为昨日破袭敌阵,斩杀万夫长的功劳,被于延益擢升为晋阳参将。

参将不是大周武将之中的常设官职,也没有固定的品级,更像是一个地域或是某支兵马的统兵官。

在地方武官的职务中,仅次于总兵和副总兵。

比如之前锦衣卫卧底刘正风受封的防汛参将,就是秩同正五品下。

郭靖这个晋阳参将,没有经过吏部和五军都督府的核准,自然没有品级,但是手中的实权,可不是刘正风那个防汛参将可比的。

此时的郭靖为晋阳城,西昭门的副将,兼前线指挥。

西昭门的主将乃是楚王朱瞻圭,虽然此人行伍出身,有战场经验,但是于延益还是不够信任他,之所以任命朱瞻圭为西昭门主将,是为了表明于延益的决心。

但是与朱瞻圭的能力,于延益未必就认可。

于是便将郭靖放到了西昭门,来辅助朱瞻圭。

“末将曾经在元蒙之时,跟随哲别将军,和建州的骑兵交过手,建州靺鞨族,生于苦寒之地,以渔猎为生,彪悍狂野,确实战力不凡,但末将窃以为,仅仅是建州骑兵攻城,倒不必太过在意,反倒是投靠建州骑兵的汉奸,才是我等心腹大患!”

在军事之上,郭靖的眼光极为犀利。

虽然建州骑兵拥有极强的野战能力,但是从其土木堡破袭到现在,只攻破过冀州的治所邺城府。

当时的邺城府中,已无精锐兵马,只余部分府兵,但是建州骑兵还是攻了三天。

随后建州古斯通靺鞨族的八旗骑军屠城以震慑河北诸郡。

河北诸郡或是心惊胆战,或是为保百姓,纷纷请降。

但也从侧面看出,建州骑兵的攻城能力确实一般。

于延益何等人物,听完郭靖的话,就知道了他的意思。

建州骑兵虽然不擅攻城,但是投降甘为建州靺鞨走狗的人,可能就有擅长攻城之人。

而且邺城之中也藏有大周的军械,不知道,后金靺鞨从中得到了多少。

于延益看着城下焚烧尸体,燃烧不灭的火光,眼中之中也是有火光闪烁。

城下的火焰就是如同他此刻的内心一般。

“郭贤弟,西昭门正对后金主力,必然会是血肉磨坊,主将朱瞻圭才是楚王,毕竟是天子嫡子,关键时刻还需要你为国柱石。”

“于大人请放心,郭某在,则西昭门在!”

得到了郭靖的承诺,于延益的目光延伸向远方。

努尔哈齿,来吧!我在晋阳城,等你!

---------------

乾国皇宫之中。

乾帝正狐疑地看着手中怯薛军都骑尉的奏报。

“有周人入了察罕的大营,然后察罕就率军后撤九十里!随后周军就偷袭了察罕,朕的监军恰好在营外巡视,死于乱军之中?!”

这一切未免也太巧了吧!

乾帝觉得这是个骗局,但是他没有证据!

“你觉得呢?!”

乾帝抬眼看向了下跪的都骑尉统领,一个元化境的武者。

从气机来看,在元化境中也是极为少见的高手。

“臣觉得虽然事有蹊跷,但是应该不是梁王可以为之的!至少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

即便是在宫中,都骑尉的统领也是口称“梁王”,而非直呼其名。

这便是梁王如今在朝中的地位。

北境大败,事后乾帝不仅没有斥责梁王,反而还夸赞梁王遇事果决,于望南城顶住了周军的攻势,实在是国之栋梁。

于是赐梁王,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之权。

大乾在丞相耶律楚材的主持之下,学习汉制。

宫廷礼仪也是如此,臣子觐见大汗,为了表示对大汗尊敬,应以碎步快速向前,不能按正常的步子前行,更不能大摇大摆地迈着方步。

而入朝不趋,便是对于步伐没了限制。

赞拜不名则是在觐见大汗之时,负责通传之人,只能以官职相称,不得直呼其名。

《基因大时代》

包括在朝会之上,诸大臣和皇帝都只会以官职相称。

剑履上殿就更简单了,觐见之时,无需解下兵刃,无需脱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