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乾军大营

二杨是这十余年来,大乾心中最深的忌惮,只要他们两人还在北境,就能最大的程度的保证北境最大程度的稳定。

杨清源先锋大将的人选便只剩下曹雪阳和杨过。

秦颐岩要作为杨清源的副手,朱剑秋虽然足智多谋,但是从未独立领兵。

曹雪阳是天策军中少有的有资格、有能力独立带领数万大军的人,若是由曹雪阳为先锋,那杨清源想要分兵就会很麻烦。

所以先锋大将的人选就只剩下的杨过了。

不在意杨清源师徒之间的互动,赵敏朝着杨清源眨了眨眼睛。

“师父,可不要忘了你答应我的事情!”

杨清源脸色一凝,但还是点了点头。

“什么事啊!?”

杨过好奇地问道,师父该不会……

就在杨过瞎想之际,杨清源一个脑瓜崩弹在了杨过的头上,“不该问的别问!”

在杨清源和梁王缔结盟约的同时,杨清源还答应了为赵敏做两件事情。

此次结盟的关键并不在梁王,而在赵敏。

虽然王保保才是世子,但是这个儿子,就像是梁王垃圾堆捡来的一样。

在这件事情上,赵敏的话语权甚至比王保保还大。

在正式的盟约之外,赵敏还要求杨清源替自己做三件事。

当然这三件事情,不违背侠义道德、于武当和杨清源的名誉无损、不碍于大周朝廷局势。

这个剧情,杨清源感觉莫名眼熟,但是本着不能被人牵制鼻子走,谈判必须掌握主动权,必须讨价还价等原则。

双方最后约定,杨清源必须为赵敏做两件事!

-----

次日,梁王如约先退兵三十里,以示诚意。

天策军见状也开始拔营后退。

此后两天的时间,双方各自退了九十里。

两军之间彻底拉开了距离。

天策军便开始了分兵计划,南下救援,杨清源还从苍云关渠帅燕忘情处借的苍云玄甲军一万人,再加上天策军的十二万人,合计十三万人。

就在杨清源整合兵马的时候,梁王军中却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梁王大军刚刚退回到了望南城下,乾帝派来的监军便来到了军阵责问。

经过七王爷的事情之后,乾帝也明白了,对自己的忠心但是愚蠢的人是代替不了军事主官的。

于是这次派的监军就靠谱多了!

首先对于乾帝是绝对忠心,其次又不能像七王爷一样抢夺兵权,但又能让梁王顾忌。

这样的人选,那只有乾帝身边忠心的宦官了。

宦官的权力来自乾帝,即便是掌握了部分兵权,也没有用。

纵观史书,能够脱离皇帝掌控的太监,只有前唐后期的权阉。

但那也是就有原因的,唐朝的太监掌军,执掌枢密。

起初太监是不掌军权,只为监军的。

但德宗年间,平定淮西李希烈叛军的泾原兵,因为不满朝廷赏赐的饭菜及物品,发生了哗变。

兵变中文臣一个个抛弃德宗而去,投降叛军;各地将军统领的军队也都心怀鬼胎,不来勤王。

只有宦官还忠心耿耿地守卫在身旁。

于是,泾原事变被平定后,唐德宗开始大肆重用宦官。

同时,前唐德宗鉴于兵变的教训,决定将此时的“禁军”,也就是“神策军”,完全交由最被信任的宦官掌控,任命宦官为“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统领禁军,这也就成了唐代宦官掌握禁军的开始。

时神策军为前唐中后期最为精锐的部队,宦官掌握了神策军,基本也就代表掌握了皇帝的生死更迭,如“甘露之变”,宦官掌兵的后果。

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大周的御马监的宦官也掌握了部分兵权,御林军中的腾骧四卫,近一万两千人的精锐,就是御马监直辖的。

但是御马监的太监,依旧是天子家奴,没有独立的兵权。

究其缘由,便是前唐的太监,不仅仅握有独立军权,更是广结党羽,外交藩镇。

前唐后期的天子需要太监去平衡藩镇,导致其权势进一步扩大,这才导致权阉有废立天子之能。